出海帆 / 问答 / 详情

黎以冲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023-07-25 15:45:01
共4条回复
CatMTan

原因!!!!!

在以军士兵分别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和黎真主党武装抓走后,

以分别发动了在加沙的“夏雨”行动和针对黎真主党的军事打击。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寻求在两条战线上一并解决它面对的多种问题。

实施“夏雨”行动后,以政府就开始不断指责叙利亚和伊朗是造成以巴局势恶化的幕后之手。以色列称,叙利亚容留并资助哈马斯,“指使”哈马斯袭击以目标,它同时指责伊朗通过黎真主党向哈马斯转运武器和经费,制造以巴紧张局势来转移国际视线,以减轻国际社会对解决其核问题的压力。

此外,以色列把伊朗核计划看作是对以国家安全的威胁,一直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以在黎巴嫩大规模展开海空军事行动,也是试图让“伊朗因素”浮出水面,以求加速解决伊朗核问题,消除它所感到的威胁。

但是,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很难“一劳永逸”地一揽子解决它与哈马斯、黎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的问题。

“双重原因”助推黎真主党行动

黎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

黎南部与以北部接壤,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从现实层面看,分析人士称,真主党的行动有其更深的用意。首先,以色列正集中力量在加沙实施“夏雨”军事行动,此时在以北部打击以军,既可使以腹背受敌,又可以帮助哈马斯军事组织,也加强了真主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其次,有媒体报道称,黎真主党与伊朗、叙利亚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目前,伊朗正因为核问题而受到巨大压力,而叙利亚也屡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指责。真主党此时采取行动,与以方发生武装冲突,能够帮助伊、叙缓解受到的巨大压力。

黎巴嫩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现任书记是哈桑。纳斯鲁拉。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此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

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

历史上的黎以冲突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人员12日向以色列境内多处目标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并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以军7名士兵丧生,2名士兵被绑架。随后,以军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黎以冲突再起。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

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

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此后,黎真主党武装同以军进行了多次交火,黎以冲突不断升级。

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

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历史背景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这次黎以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前段时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升级,黎巴嫩真主党打着“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的牌子,在黎以边境袭击了以军,以军死伤7人,被俘2人,,颜面尽失,以色列为了报复,开始入侵黎巴嫩,消灭真主党,真主党开始反击,黎以冲突爆发

其实这次冲突应该叫“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冲突”,因为黎巴嫩政府军没有参战,不能算作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中东地区因为历史、民族、宗教、石油、水源、大国角逐等问题,历来是个政局复杂,火药味浓的地方,这次看似简单的冲突,其实是多种原因的汇集,各国、各组织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以及各种幕后交易,都是世人所无法得知的

晨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定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1917年11月6日,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政府以执行《贝福尔宣言》为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西部仍为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总督直接统治。

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特别是在《贝福尔宣言》发表和英国委任统治之后,巴勒斯坦犹太移民成倍增长。据统计,1917年4月,《贝福尔宣言》发表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超过5万,1939年猛增到44.5万多人,已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犹太移民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以及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庇护,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工业,使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犹太人还建立了“哈加纳”、“伊尔贡”、“斯特恩集团”等秘密武装组织。从而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它从一开始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早在1917年10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英国政府表示他对《贝福尔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国在巴黎和会是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的建议”,“犹太国一旦成为事实,国联就立刻承认巴勒斯坦为犹太人的国家”。1922年6月30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同时,在经济是开始渗入巴勒斯坦。

为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力扶持犹太复国主义,排挤英国。1943——1945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赞成在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国家的决议和宣言,但同时,也加深了阿犹矛盾。

“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美苏代表主张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立即进行分治,他们的主张获得通过。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当地6%的土地。)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而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的饿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后边发生的就是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对抗一直至今...

苏州马小云

以色列看黎巴嫩不爽

相关推荐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的原因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的原因是19世纪末英国纵容犹太复国主义者大量迁居巴勒斯坦地区,大批移民就会导致当地社会不稳定。以巴又一次发生冲突,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则为红海与埃及,其中犹太人口共689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犹太人起源于约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和饥荒一度迁徙到埃及地区,被称为希伯来人,这期间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帝国、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为了摆脱世代为奴的命运,希伯来人重新回到迦南地与另一支从沙漠来的希伯来人合并并自称以色列,公元前1013年以色列国王大卫宣布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中东战争的介绍二战之后,美国人继承英国人的衣钵,开始了美国人的霸权时代,霸权一是需要石油,二是榨取该地区的价值,这样在中东扶持一个亲美的国家,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再加上支持犹太人独立,也可以获取美国国内犹太人的青睐,于是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5月15日犹太人还没有在建国的喜悦中回过神来,由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组成的联军从三个方向围攻以色列,以色列刚建国甚至还没有军队。匆忙之间组成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以色列随时都会亡国,犹太人向美国求援,并号召全世界的犹太人帮助以色列度过难关。
2023-07-25 04:38:201

暴力对抗频现,巴以冲突难息,双方的战火是如何引发的?

稍早前巴以爆发了为期11天的新一轮冲突,由于是哈马斯率先发动的火箭弹袭击,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此次武装冲突罪魁祸首是巴勒斯坦方面,以色列只是被迫反击。但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暴力对抗频现,巴以冲突难息,双方的战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以色列在2022年4月13号的时候开始以安全和防控疫情为由,在巴勒斯坦老城的大马士革门外设置大量阻碍以阻止在斋月期间前往清真寺祈祷的巴勒斯坦人,2022年5月的时候,以色列最高法院又裁定允许以色列当局驱逐东耶路撒冷附近的巴勒斯坦居民点,直接导致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爆发的大规模的冲突。5月7号的时候,以色列军警更是直接阻止了7万名试图前往巴勒斯坦老城阿克萨清真寺的教徒,并且一度出现了大量以色列军警进入该清真寺的情况,此举引发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一片哗然。除此之外,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武装组织一共发射了超过4300枚火箭弹。以上即使导致巴以冲突难息,双方的战火的直接原因,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以色列当局对阿拉伯人的反抗予以了猛烈镇压,并对当地犹太人、阿拉伯人挑衅的极端行为视而不见。在内部,一方的支持者开始与另一方的支持者进行斗争,这场战争被称为加沙战役。于是巴勒斯坦分为两部分,在加沙地带哈马斯建立了控制权,西岸地区由法塔赫和巴解组织的、控制。以色列几十年来一直在西岸地区继续殖民,导致冲突不断加剧。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虽然巴以双方均已停火了,但根本矛盾没有妥善解决,双方都在积极准备,而下一次冲突将更加激烈。
2023-07-25 04:38:354

搞突袭,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两名巴勒斯坦人,引发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022年3月31日,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北部打死了两名巴勒斯坦人。该时间已经发布之后也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实际上除了有两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之外,据相关报道以色列军队还打伤了14名,其中3名的伤势较为严重。引发这场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一直以来就存在军事冲突。其实早在2021年5月中旬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就已经演变到难以协商的地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多年以来都无法实现和平,在2021年5月中旬的时候,伊斯兰为了抵抗以色列的组织“哈马斯”,就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而以色列也没有坐以待毙,组织陆军大局攻打加沙地区,巴勒斯坦紧随其后与以色列展开了战斗。近日以来,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频发。在2022年3月29日,以色列中部城市部内布拉克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了六人死亡。实际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他俩的冲突可以知识到公元19世纪。在19世纪,由于民族主义的横行和西方各国犹太资本家的壮大。以及在20世纪之中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受到来自纳粹德国的迫害,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美国在当时也想要插手中东局势,需要一个可以替他管理中东的国家,于是犹太人与美国其余相同的利益选择了合作,在当时他们建立起了犹太国,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的前身。一直生活在本地的巴勒斯坦人当然与英美扶持所建立国家的犹太人处于不对付的状态,且两国在经济之上也存在着相应的利益冲突。因而两个国家之间也频频的爆发冲突,两个国家之间的摩擦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023-07-25 04:39:005

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打仗吗?

还打,加沙地带的抵抗组织哈马斯等就多次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的城市,而以色列往往依靠战机轰炸来报复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武装的袭击活动,不过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哈马斯方面的武器生产能力与发射效率、精度都不如现代化的以色列空军。
2023-07-25 04:40:403

以色列突然动手,巴方百余枚火箭弹升空发起反击!世界格局会有何变化?

引言: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中东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的焦点。虽然中东地区一直存在各种的矛盾,但是中东地区也有很多大国的干涉。由于中东地区本身就具有各种矛盾,一些大国的干涉就导致中东地区的问题更加复杂。关注国际新闻的网友们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以色列突然动手,巴方百余枚火箭弹升空发起反击。这则令人震惊的新闻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很多国内和国外网友的关注以及对世界格局的讨论。根据相关新闻的报道,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冲突,这次事件已经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和受伤。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东亚地区的形势越发紧张。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中东地区将可能面临新的冲突。根据相关信息来看,世界格局将发生三方面的变化。第一个方面就是东亚地区的局势越发紧张。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这两个国家的邻国都面临着很多问题。由于众多的东亚国家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东亚地区的局势就呈现出一种紧张的状态。第二个方面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呈现升级的情况。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早有矛盾,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矛盾愈发的尖锐。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人能够解决巴以之间的矛盾。由于以色列的举动,整个中东地区将会陷入到更加紧张的状态。虽然中东地区总是会发生各种冲突,但是以色列的举动导致中东地区的矛盾升级。第三个方面就是其他国家将可能提高军事实力。无论是国际问题还是国内问题,很多国家都要慎重做出选择。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他国家将可能提高军事实力。
2023-07-25 04:40:484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两名巴勒斯坦人,此次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次冲突的原因是巴勒斯坦人越过撒旦河袭击了以色列的城市,以色列开始反击在约旦河西岸杀害了两名巴勒斯坦年轻人。因为以巴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这已经是历史原因了,所以他们冲突不断,无法彻底解决。因为巴勒斯坦人伤害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岸打死了两名巴勒斯坦人,这次冲突的原因是巴勒斯坦人伤害了以色列人,有多人受伤,并且以色列的城市受到了破坏。所以以色列人要越过约旦河,他们在约旦河西岸袭击了巴勒斯坦的城市,在冲突中他们打死了两名巴勒斯坦人。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冲突,最终遭殃的就是民众,所以民众们苦不堪言,希望这样的冲突能彻底结束,不要让他们再遭受任何的伤害。冲突由来已久,巴勒斯坦人想要自由。以色列是犹太国家,是受西方大国扶持的国家,以色列由于有西方大国为他们撑腰,所以他们日益强大,而巴勒斯坦人一直看不惯以色列人,所以长期以来两国的矛盾不断。巴勒斯坦人是生活在当地的人,所以他们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西方支持的以色列肯定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所以一直强加干涉,两国的冲突越来越多。巴以两国的经济利益冲突一直存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直是竞争对手,两国一直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所以两国经常发生冲突,最遭殃的就是两国人民,腹背受敌,苦不堪言,这次冲突以色列的军人袭击了平民,袭击了平民的房屋,导致平民死亡。以色列的行为遭到了巴勒斯坦官方的谴责,很多网友都同情巴勒斯坦人民,两国发生冲突,不该拿平民出气,平民不应该为军方的行动买单。
2023-07-25 04:41:144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是否有人员伤亡?

近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再次爆发军事冲突,据新闻消息,5月10日晚至11日早晨,至少有250枚火箭弹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撼,不过非常不幸,该次军事冲突,造成了27名以色列平民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时间5月13日早晨,根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的发布的信息,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数天的导弹空袭后,加沙地带损失惨重,目前已有67人丧生,令人非常不幸的是,其中还包括了17名儿童;除此之外还有近400人受伤。可以说此次的军事冲突,令人们群众损失惨重,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无辜的群众。如图是亲属们为死者举行的葬礼,死者是一名妇女和她5岁的儿子,他们在家中遭以色列军空袭最终身亡,他们的生命也因此结束,停在了炮弹爆炸的瞬间。在以色列空袭后,加沙南部的地带,一些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场面一片狼藉。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巴以和平之路上非常大的一个绊脚石。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就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中东想实现真正的和平也是难以实现的。和平来之不易,活着最重要,愿天灾不在,军事冲突更少,还无辜群众一片安静的土地,能让他们好好的活着,所以有的时候,活着才是最好的幸福。
2023-07-25 04:41:517

请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的起因是什么?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由来已久,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所以因为各种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双方冲突不断,兵戎相见。巴以冲突的阻力。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巴以政府曾签定过不少和平协议,但总是在谈判的最后阶段因为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而且各个调解方案和协议都因为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不了了之。这都归结于民族根深蒂固的仇恨和相互的不信任感。特别对于以色列政府,作为拥有强大武力军事优势的一方来说,立足于本民族的利益,一起自杀性爆炸即可引起对巴居住地的狂攻滥炸或者摧毁民房。这样哈马斯恐怖等恐怖组织在暗,不断制造自杀式爆炸;以色列军队在明,恐怖组织的任何举动都成为他们攫取的把柄,肆伺机报复,这样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稳定,也不利于政策的实施。
2023-07-25 04:42:415

巴以冲突的再次冲突

冲突状况以色列于2012年11月14日发起的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回应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愈加频繁的火箭弹袭击,如今仅限于对加沙地带多处目标的远程攻击。以方向加沙派遣陆军,发动了“铸铅”行动曾导致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命,而陆地战役阶段造成的损失最大。 巴以冲突于2012年11月17日进入第四天,以色列战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多处目标,造成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0多人受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7日说,位于加沙城的哈马斯政府大楼遭以色列炸毁。暂不清楚是否有人员伤亡。截至目前,此轮巴以冲突共造成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至少10人为平民,另有至少300人受伤。 巴以冲突进入第五天。根据以色列方面消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不过法新社消息却显示以色列军队18日当天空袭加沙地区新闻大楼,停火协议的作用有待观察。 巴勒斯坦医疗部门19日说,以军战机当天继续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目标实施空袭,造成至少3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至此,以军持续6天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加沙地带近千名巴勒斯坦人伤亡。以军战机当天对加沙城区、拉法地区、贝特拉西亚地区一些目标以及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一座难民营实施轰炸,造成至少36人死亡。连日来,以军军事行动已经造成1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870人受伤,逾半数伤亡者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色列军方消息说,以军战机19日对加沙地带实施80轮轰炸,6天来累计实施1350轮轰炸。而巴勒斯坦两支抵抗力量——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连日来已经向以境内发射至少1700枚火箭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与以色列的冲突20号进入第七天。在埃及的斡旋下,双方正就停火展开谈判。截至北京时间21日凌晨5点,冲突已经造成14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5名以色列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日抵达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潘基文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尽快实现停火。而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以色列不能忍受针对本国国民的袭击,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会采取任何措施保卫国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号晚上也抵达了以色列,立即与内塔尼亚胡等政府官员举行会谈。 由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拒绝延长停火时间、持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军2014年7月27日宣布对加沙地带重新发起“海陆空进攻”。眼看情势不妙,哈马斯赶紧表态接受新的24小时停火协议。 火箭弹对决铁穹持续多天的巴以加沙冲突中,巴勒斯坦哈马斯的火箭弹与以色列国防军的“铁穹”拦截系统攻防大战吸引了外界的眼球。以色列共遭到了哈马斯武装分子发射的737枚火箭弹袭击,其中245枚被“铁穹”成功拦截,拦截率达33%。以色列于2007年2月开始研制“铁穹”反火箭弹系统,2010年7月19日完成最终测试并开始部署。每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拥有6个发射台,每个发射台有20枚小型导弹,这些导弹可以拦截射程在5-70公里的火箭弹、迫击炮弹。以色列第一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于2010年3月底部署,已经部署了5套。停火协定双方19日继续交火。以军多次空袭,致巴方丧生总人数累计增加至91人。加沙武装人员以火箭弹还击,以色列多地响起警报。巴勒斯坦官员当天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进入“重要阶段”,双方互提条件,但达成停火的时间难以确定。按照多名谈判知情人员的说法,以方提议签署有效期超过15年的停火协议,由埃及方面担保。其他要求包括,巴方武装停止发射火箭弹和袭击边境以军士兵,立即停止向加沙走私和运送武器,以方遇袭或收到情报后有权打击武装人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官员沙阿斯说,以方一度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遭拒绝。就以方是否寻求把加沙非军事化条款加入停火协议,以方政府发言人雷格夫拒绝回应,认定停火协议必须确保加沙人员停止火箭弹袭击。哈马斯方面提出,停火协议条款包括以方解除对加沙地带的物资封锁。这一要求可能触发以方忧虑,担心解除封锁有助哈马斯更加容易地从外部获得武器。以方自哈马斯2007年控制加沙地带起对巴方这一区域实施物资封锁。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还要求,由国际社会担保,停火协议必须确保以方停止越境打击、海岸攻击以及定点清除行动。埃及总理希沙姆·甘迪勒19日说,在埃方主持的间接停火谈判中,以色列和哈马斯代表“接近达成”共识。同日,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说,哈马斯不希望战事升级,但将坚决回击以色列发动的任何攻击。 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进行了紧张的闭门磋商,磋商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但仍未打破僵局。与此同时,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仍在上升。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说,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将于20日晚在开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不过以色列方面随后宣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尚未达成停火协议,双方的协商仍在继续。 21日,埃及外长阿姆鲁在开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包括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协议于加沙当地时间21日21时(北京时间22日凌晨3时)开始生效。另据以色列消息来源称,以色列虽然同意停火,但不会结束对加沙的封锁。在停火协议达成至生效后,以色列国内反应平静,加沙城内则开始了庆祝活动。 伤亡数据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持续多日。国际社会冀望的巴以停火协议20日未能如期达成,以色列21日对加沙地带发起新一轮袭击,摧毁了一批政府办公楼、警察局和一座大桥,其中包括加沙市中心的阿布·卡德拉政府机关办公地点和伊朗新闻社办公室。袭击导致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12年11月21日,以军空袭已造成1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2014年7月11日以色列军方今天凌晨宣布,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的有限地面进攻已经开始。2014年7月12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护刃行动”进入第五天,死亡人数升至135人,其中包括数十名儿童。约旦河西岸地区多地当日发生示威抗议活动,多人受伤。为促进加沙停火,英美法德四国外长将于13日晚些时候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当前局势。 2014年7月14日埃及政府晚提出停火倡议,呼吁巴以双方自当地时间15日早晨9时起停止各种形式冲突,并在随后的48小时内,由国际调停者分别与巴以双方就停火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磋商。2014年7月15日,以色列安全内阁决定接受这一倡议,但由于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2014年7月16日,哈马斯宣布,已正式拒绝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2014年7月17日晚,以军已经向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2014年7月18日,以色列正在以飞机空袭和地面以及海上舰艇炮击的方式攻击加沙。2014年7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大幅度扩大”对加沙地带武装分子的地面进攻行动。 2014年7月21日,哈马斯刚刚宣布抓获一名以色列士兵。士兵名叫绍尔-亚隆,由哈马斯旗下的卡桑旅抓获。以色列称正在调查,约旦河西岸有巴勒斯坦人为此鸣枪庆祝。 2014年7月22日报道,以色列使用国际禁用武器白磷弹轰炸侵略加沙。加沙医院里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儿童、妇女和老人,以色列飞机对他们的住宅发动了疯狂的袭击。医生从一名在以色列轰炸中被击中的巴勒斯坦女孩体内取出20厘米长的碎片。 2014年7月26日,在埃及,卡塔尔,美国等多国斡旋下,以色列同意接受1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但在此期间以军将继续摧毁哈马斯建造的地道,(此前以色列拒绝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的一周人道主义停火提议)。至此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已逾千人,70%以上为平民,受伤人数已达6000,西岸地区另有一些巴勒斯坦人死于示威活动;以色列方面只有两名平民死亡,另有42名士兵阵亡。哈马斯七月在加沙地区向以色列发射了大量火箭弹,但所有射向被保护区的火箭弹几乎尽数被以方的”铁顶“(Iron Dome)反导系统所拦截。 2014年7月28日至昨天上午,以军已经有十名士兵死亡,这使得以军在这场冲突中的死亡人数上升至53人,是自2006年以军同黎巴嫩真主党爆发冲突以来最严重的伤亡。 2014年7月29日,有五名士兵被经由地道潜入以色列的哈马斯分子杀死。哈马斯分子向在纳哈勒奥兹(Nahal Oz)一个瞭望台驻守的士兵发射了一枚火箭推进榴弹,并试图将其中一名士兵的尸体拖进地道,但遭以军开火阻拦,有一名哈马斯分子被打死。 2014年7月29日,冲突已造成超过12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超过7000人受伤,以色列方面则有56人死亡。 2014年7月30日,已有8000余人死伤。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已导致超过25万加沙民众无家可归或被迫离开住所,其中近20万人聚集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开设的庇护所。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巴勒斯坦1359人死亡,单在30日一天就造成108人丧生,另有20具遗体从废墟中挖出。另有7200多人受伤。 2014年8月12日,初步信息显示,此次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毁非常严重。有将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大约75%都是平民,其中包括459名儿童。这个数字比前两次加沙冲突造成的儿童死亡的总和还要多。
2023-07-25 04:43:041

全球多国爆发反以游行,以色列在这次巴以冲突当中是否做得很过分?

以色列军方和警方在东耶路撒冷发动挑衅。以色列的这一举措引发了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的反弹,随后用火箭弹对以色列目标发动空袭。哈马斯火箭弹袭击后,以色列迅速报复,巴以冲突加剧。在这场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地带遭受重大损失。20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他将大力推动对加沙地带武装哈马斯的进攻。国际社会对巴以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多次磋商,但以色列始终拒绝停火。巴以冲突正走向混乱。目前的形势太混乱了。冲突对世界的全面影响正在显现,冲突的外溢效应开始显现。随着冲突的延长,各种不确定因素开始出现,使得本已不稳定的世界局势更加危险。中东一直是各方利益博弈的大棋盘,随着冲突不断失控,人们最担心的局面仍在出现。以色列军方与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国际媒体分支轰炸了加沙地带的一座建筑。以色列打破了战时保护媒体记者安全的国际共识,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以色列是红眼的。它不仅对加沙地带的军事目标发动了攻击,还对媒体大楼和新的皇家探测中心发动了攻击。一些抗议者爬上边界围栏,挥舞巴勒斯坦,向以色列投掷石块,试图摧毁以色列的监控摄像头。中东爆发大乱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可能性。美国不想在中东再次陷入战争泥潭,美国当前的实力也不允许其继续陷入中东战争泥潭。这栋大楼是一座12层高的建筑,遭3枚导弹袭击。空袭前一小时,以军曾向楼内平民发出警告,敦促其撤离。社交媒体上呼吁双方立即停火,巴以双方应立即停火,各方领导人有责任让局势降温。现在就停止暴力!冲突的代价由普通老百姓埋单的,着会是是毁灭性的,联合国正在与各方共同努力,以期待恢复平静。
2023-07-25 04:43:189

为何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将巴勒斯坦吞拼后却又吐回?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际舆论压力太大,因为以色列非法将联合国划分给两国的边界和土地给侵占。所以造成了巴勒斯坦很多的领土丧失。再加上当时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的博弈也使得以色列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所以才会将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给还回去。当然只在背后少不了大国之间的博弈。这主要是因为在以前联合国已经划分好了两个国家的领土以及分界线,但是这两个国家并不同意这种划分,并且两个国家发生过多次的军事冲突,但是由于以色列它的军事力量要比巴勒斯坦强大很多,所以以色列经常是获胜的一方。所以是巴勒斯坦它的领土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意侵占一个国家领土是非常不合法的,所以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这背后也有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的博弈。因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在中东地区拥有非常多的利益。而且以色列还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非常重要的盟友,所以美国自然会选择支持以色列,然而,苏联绝对不会让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他才会选择支持巴勒斯坦。但是双方都不会直接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所以才会选择和解。当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爆发冲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还有宗教矛盾种种原因。这也使得这两个国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爆发过多次的军事冲突,也使得两国人民都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希望两个国家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领土争端。
2023-07-25 04:44:0411

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美联社等媒体机构,造成哪些影响?

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美联社等媒体机构,造成哪些影响?近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持续的军事冲突,引起了许多媒体和民众的关注,截止目前,由于军事冲突导致。中东地区的石油价格再次上涨,并且巴勒斯坦地区许多无辜的平民百姓受到了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而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的美联社大楼,也受到了许多外国媒体的质疑,给以色列政府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一,以色列军事行动以色列可以说是中东地区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比较雷厉风行,近期对加沙地带的一系列空袭和轰炸,导致了许多加沙地带的人民受到了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截止目前加沙地带的人民,已经由于这场冲突牺牲了高达50多人,可能还会由于后续的行动,牺牲人数仍然会持续增加。二,以色列成为众矢之的关于这场军事冲突,以色列成为了绝对众矢之的,因为以色列的做法得不到许多国家的认可,许多国家也热烈呼吁加沙地带的冲突暂停,但是暂停过后仍然又发生了一些军事武装冲突,意大利的一家码头工人,因为怀疑运输船运输给以色列的会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纷纷罢工,禁止给这艘船的货物进行搬运。三,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发生了反抗游行不光光是现在中东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在许多欧美等和平国家,也有许多游行。主要是支持以色列的游行和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这两帮游行队伍现在也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对峙,而且也引发了一些肢体冲突,导致治安部门不得不加紧维护现场秩序。可以说以色列所作出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已经让它成为了大家唾骂的对象。以上,欢迎大家补充评论,写作不易,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2023-07-25 04:44:465

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两国的冲突源头在哪?

  巴以冲突的源头在于土地,以色列原来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全世界的犹太民族聚集到这块土地上,并且宣称这块土地归以色列的,之后建立的国家。而这块土地就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被征度之后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无法调和。1、以色列建国:  以色列这个国家在很久以前并不存在,众所周知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在整个欧洲四处流浪,后来英国在中东殖民地画了一块土地,宣称自己在土地上拥有一切的权利,并且号召其他地区的流浪者来到这片土地上居住。这样很多犹太人聚集到了这块土地,再后来英国离开中东的时候,就将这块土地留给了当地的犹太人,这就是以色列建国的过往。2、巴勒斯坦人的反应:  这块土地原来是有主人的,那就是原来的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突然间分割出去,于是巴勒斯坦本地的阿拉伯人号召了周围子的几个国家,对以色列进行了进攻。但是由于以色列有美国的支持,军事装备十分强大,不仅击溃了阿拉伯人联军,并且反客为主将周围的巴勒斯坦领地占为己有,而且他们通过圣经来宣称这块土地是他们原本就拥有的,在古代这里就是犹太人的土地,可以说吃相难看嘴脸十分险恶。3、以色列的后台:  那么以色列为什么可以如此嚣张跋扈呢?这是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美国财团大部分的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非常支持以色列,并且美国想在中东立足,就要有一个小弟,以色列正式美国的前部正印先行官。以色列在中东四处扩张,并且依靠美国的贷款,欺压阿拉伯人打乱中东的国际环境,为美国介入中东创造条件,这才是巴以冲突的根本。
2023-07-25 04:45:485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为何以色列军方称这是一次报复行动?

2020年开年的这场疫情,让国际上的大国小国都开始了对自己国家的防控,但是没想到在这种关卡上,以色列竟然还要趁机搞事。看来以色列国内的疫情十分稳定呢,不过这次以色列突然空袭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虽然打着清除巴基斯坦武装分子的名号,但说到底就是报复巴基斯坦的武装分子这些年对于以色列的打击,并趁此次机会对与它斗争多年的叙利亚展开报复。中东地区的这些国家,这些年来就没有安分过,一直以来都是战火不断,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恐怖武装分子一直都是战火的挑起者。而以色列这次的报复,就是冲着一直跟以色列作对的巴基斯坦的武装分子去的。2019年的时候巴基斯坦的激进武装分子,曾经向以色列发射过200多枚火箭弹,虽说以色列也报复回去了,但是之后的小型规模的战火还是不断的。虽说以色列军方是表示这次只是一场报复行动,表达的意思是以色列想要毁灭巴基斯坦的武装分子,而当时这些武装分子也确实是在叙利亚地区和巴基斯坦的边界。但是就叙利亚那边的言论,叙利亚的空防系统可是拦截了200多枚的导弹,这次的报复行动,或许就是以色列将计就计,借着打击这群巴基斯坦武装分子的名义,趁机对叙利亚也发起攻击,虽说叙利亚拦截了不少的导弹,但是以色列的这波空隙还是对于叙利亚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的,本来以色列对于叙利亚就有积怨,怕是这次也是在趁机报复叙利亚。所以说,以色列的军方说这次以色列的空袭是一次报复很贴切,毕竟以色列对巴基斯坦和叙利亚都有敌意,之前也都发动过战争。
2023-07-25 04:47:024

以色列国民士兵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原因是为何?

以色列人不和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才奇怪,犹太人在二战以后逐渐离开欧洲逃往中东,对原本巴勒斯坦的土地是一再侵占,巴勒斯坦人联合穆斯林国家一起征讨以色列,但是被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打败了,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局势,谁也奈何不得谁,迫于美国的压力,穆斯林国家默认以色列建国,但是对以色列的态度还是敌视的。犹太人本来是一个四处游荡的民族,因为他们会路遇很多民族,于是也成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络员”;久而久之,犹太人也开始了他们“带货”之旅,一直到欧洲定居。在那里,犹太人将他们经商的技能点满了,那时候的犹太人可是有钱的象征,但由于不是本土民族,无论是日耳曼人还是高卢人都看不起他们,而他们也不合群,所以政治地位一直不高。在一战二战的时候,犹太人遭受到了来自法西斯的强烈打击,当时一批犹太人决定去美洲大陆,而另一批则想回到祖地中东。当时有10万人去了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当地的人也签订了协议,但是随着战争的开始,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但是之前买的那点地根本不够这么多人住,而巴勒斯坦人则认为犹太人是想抢占自己的土地,于是二者就斗了起来。其实刚开始穆斯林国家是有机会将犹太人赶出中东的,但是各个国家因为不同心,导致西方给以色列的支援到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剩下的巴勒斯坦人不服,于是二者接着打,之后经历了五次战争的洗礼,现在的以色列用军强国,土地人口不多,但是军队很多,他们要时刻防范着穆斯林国家的偷袭。
2023-07-25 04:47:306

以色列国民士兵与巴勒斯坦人发生暴力冲突,造成什么后果?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事件经过,据报道,8月7日,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巡逻时,与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发生暴力冲突。巴勒斯坦官员表示,一名23岁的年轻女性遭以色列士兵枪杀。但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则表示,以色列士兵在冲突中没有使用实弹射击,仅仅使用了橡胶子弹和催泪弹,而巴勒斯坦人向以军士兵投掷石块和爆炸物。当地居民称,巴勒斯坦人没有使用枪支,只是向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死者家人说,暴力冲突发生时,街道上到处弥漫着催泪瓦斯,她在关闭自家房屋的窗户时遭到实弹枪击致死。2、巴以问题一直都是在胶着状态,我们再来说一下,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主要就是宗教冲突和历史问题,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就是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都是古代闪族人的后裔。然而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也是同源,但他们都是对圣经的不同解释而分裂开来的,因此两教不能相容。3、那么巴以冲突的后果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巴以冲突只会升级,不会有所缓解,因为近年来巴以冲突一直没有停止,尤其在2018年初,以色列大规模袭击巴勒斯坦,三天杀死三百多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内都有不可抗拒的民族主义情绪,要想和解是不大可能的。在2019年8月2日,巴勒斯坦民众在加沙地带边境地区举行抗议活动,并与以色列士兵发生冲突,造成至少51名巴勒斯坦人受伤。近几年中巴以冲突持续不断,这也更加地反映了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已久,巴勒斯坦问题的起因不在巴以双方 ,而关乎欧洲多国的操控,所以,要想解决巴以问题,还要从多方面综合来看。
2023-07-25 04:48:105

如何看待空袭后,加沙一家庭仅2月婴儿幸存?

如何看待空袭后,加沙一家庭仅2月婴儿幸存?最近中东地区的局势又瞬间的紧张起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现在已经爆发了一些军事冲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轰炸加空袭,导致了许多平民的死亡,这样的行为也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中国外交部部长也在从中调停,并且表示邀请双方到中国来举行和谈。中东危机民众受苦和平期望一,中东再次爆发危机,战争一触即发中东地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二战以后世界上的大部分战争几乎都发生在中东地区,所以现在的中东地区是否和平,就意味着我们的世界是否能够和平。但是中东乱局不是一个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有许多国家在后面支撑,捣乱。二,巴勒斯坦的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最近的这场巴以冲突,巴基斯坦的民众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截止目前已可知有50多名巴基斯坦民众因为这几天的冲突,导致了生命的逝去。就从军事力量来分析,以色列由于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和技术支持,以色列的军事力量远远要高于周围国家。所以巴勒斯坦吃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大部分都被以色列的防空拦截系统给拦截。三,从战争中反思,和平的期望才更加强烈从这次的巴以冲突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和平,我们感受不到,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当然我们也要从冲突中反思,从战争中反思,只有反思,和平的期望才能更加强烈。中国作为这个月的轮值主席,现在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从中调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以上,欢迎大家评论补充,写作不易,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2023-07-25 04:49:105

巴以冲突渐趋升级造成什么后果?

巴以冲突目前渐趋升级。多名巴勒斯坦人6日被以色列方面打死。同日,巴勒斯坦政-府启动与以色列断绝关系的程序。以色列军方7日通报,一名19岁的巴勒斯坦人6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持刀行刺以色列安保人员,被当场打死。遇袭的以色列安保人员受轻伤。7日报道,以色列士兵6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以军士兵开-枪打死了一名巴勒斯坦人,另有数十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受伤。另外,以军方6日还宣布打死了此前被以方持续追捕的巴勒斯坦人贾拉尔。以方认定22岁的贾拉尔应该对一起犹太定居者遭袭身亡事件负责,并对贾拉尔展开持续长达一个月的追捕行动。以军称,贾拉尔于6日凌晨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被打死。巴勒斯坦政-府6日宣布组建部-长级委员会,负责断绝与以色列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联系,巴勒斯坦政-府还将研究使用其他货币或发行本国货币,意图替代目前使用的货币以色列谢克尔。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底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引发巴勒斯坦强烈不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本月初要求巴勒斯坦政-府立即全面断绝与以色列的接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本周呼吁巴以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两国解决方案,基于联合国相关决议、国际法和协议解决有关问题。他承诺支持双方努力实现两国解决方案。他认为,这是确保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的唯一途径。受伤害的总是无辜群众。
2023-07-25 04:50:361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怎么回事

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此过程中,两个民族相悖权利的撞击与冲突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2002年依然热点不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问题的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强邻与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4000年在此定居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特人的土地”。 公元前1025年,同阿拉伯人、迦南人共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希伯莱语“与神摔跤”的意思)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占领了犹太王国,并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的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遭到失败并被大批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 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长达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是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它们视犹太教为异端邪说,并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以至屠杀。艰难的处境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催化剂,使犹太复国主义从一般的愿望发展成了具体的政治性运动。 问题的形成历程 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立犹太家园。 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和道义的。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开始对犹太人屠杀,东欧各地也开始了反犹、排犹活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开始疯狂杀戮犹太人,迫使大批犹太人不得不加入到复国的行列。一些大国,包括英国、美国,为了推行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也纵容与支持了犹太复国运动。 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当年11月6日,英军入侵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勒斯坦属于正在与德国一起对英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并在一战结束后取得了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近45万,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3。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这样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了近60%的土地。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应借此大好时机以武力建国。1947年11月30日清晨,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 此后,又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土著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背井离乡,加入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巴勒斯坦难民行列;一部分在以色列本土上成为以色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留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成了没有国家的被占领区居民。 但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益和建立国家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的费达因(敢死队)到有纲领、有组织的巴解组织,直到1987年开始的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起义,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 不断的战争最终让阿方明白:以色列是不能被常规战争所消灭,以色列在战争中是越打越大。而以方也明白:不可能通过一次常规战争达到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安全问题。双方终于意识到,谈判是惟一的出路。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1993年9月,巴勒斯坦人的组织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以色列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进程。但由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处在“理与力”相悖的状态,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双方总要有一番较力,和谈的进程一波三折。 问题的关键所在 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关键所在就是参加和谈的以巴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是一种“零和博奕”———一方所得即为对方所失,双方可以让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是中东和谈困难的一个实际情况。比如耶路撒冷问题,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决议把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土地,前提是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而自奥斯陆协议以来的两次长期、大规模的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耶城纠纷引起的。 除了耶城地位问题,双方和谈的焦点有如下几个:领土如何划分、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出路、水资源分配以及双方未来关系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巴勒斯坦能否顺利建国及将来国家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使它在与以色列的和谈中砝码较少。这些困难主要是:一,巴勒斯坦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几乎全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所有的出入境口岸均由以色列掌握;二,巴的经济落后且畸形发展,严重依附于以色列,一旦建国,难以独立运转的经济将使巴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出现空前困难;三,巴至今尚未建立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等战略能源完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80%的淡水也受其支配;四,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这两块巴勒斯坦领土相隔数十公里,连接两地的安全通道若为巴关闭,巴勒斯坦的正常运转将陷入严重的瘫痪。 同时,国际社会对巴建立实体国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后盾:惟一可以主导和平进程并能影响以色列态度的美国对此并不支持。“9·11”事件后,美国虽有积极表示,但缺乏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反恐战争进行顺利的情况下,美国态度有所反弹;日本、俄罗斯欧盟态度模棱两可,它们支持巴建立独立国家,但认为巴应先完成与以的和谈,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阿拉伯和第三世界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但是这些国家也从现实出发,认为巴应争取以的认可。 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长期性。 寄希望于未来 就巴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很难和平共处,但几十年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双方的事实存在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单靠巴以双方之间进行交涉,一种可能的前途就是双方武力冲突不断,而和平却遥遥无期————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 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有三种可能:一是以色列再出现一个像拉宾一样的人物,真正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与建国问题;其二是阿拉伯国家真正团结起来,全力支持自己的同胞,使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从而保证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第三是期待能决定天平方向的国际力量来主持正义。回顾历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大国的介入一直对和平进程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美国是惟一可以左右以色列政策的国家。
2023-07-25 04:51:141

巴以爆发了几次战争

  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战争,其中四次与巴勒斯坦有直接关系: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盟(7个成员国)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险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日战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10月6日发动了这场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2023-07-25 04:51:293

中东战争有几次 揭秘以色列与中东战争的关系

有五次。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2023-07-25 04:51:361

巴以冲突的历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到战争结束后,只有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因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以及储蓄大规模军队,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袭击。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压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以色列在此次战争中占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明显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了苏伊士运河 (原来的停火线)。此次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大卫营合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2023-07-25 04:51:431

概括巴以冲突,海湾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发生地点及爆发原因。 (要简短、具体)

海湾战争 科威特境内 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8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两伊战争 第一阶段:伊朗境内 第二阶段:伊拉克境内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境内 通过控制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来主导国际油价,从而打击欧洲经济对手你懂的 我要分~
2023-07-25 04:51:583

巴基斯坦、以色列、犹太人

在西元前5世纪时,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率族人来到埃及以北的约旦河附近定居,后来伊萨国王病重时他的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犹大最终成为以色列王国的国王,当他得到了所罗门王的宝藏时,以色列变得异常富有,他们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犹太人(Jewish,希伯来语,拥有财富的人)。后来犹太人与原先的希伯来人发生冲突,信奉大卫教的犹太人被迫离开中东,来到欧洲并融入了基督世界。他们来到欧洲之后仍以高利贷和商业活动为主,争取了大量的财富积累,但最终导致整个基督世界的仇恨和嫉妒。直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犹太人的势力被彻底赶出整个阿拉伯地区,他们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从此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结下了不解的仇恨。 进入20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长期处于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地位,经济衰退,百业凋零。生活在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却依然生活富裕稳定。这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不满,他们甚至把德国战败的原因归罪与犹太人身上。 1933年纳粹党上台执政后,希特勒决定借党卫军和冲锋队一举消灭德国境内所有的犹太居民,随后屠杀和大规模建立集中营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开罗协定,在联合国的调停之下,允许世界各国的犹太人重返约旦河,在河西建立居民点,以圣城耶路撒冷分治区为界。这显然会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冲突愈演愈烈。 经过5次中东战争和数百次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现在“新中东格局”。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好战分子劫持以色列运动员; 1973年,在苏联的直接军事物资支援下,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让以色列地面部队一天内全线崩溃,若非以色列空军权利抵抗,以色列已处在“亡国”边缘了。 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以色列为沙特和伊朗空军提供了协助,摧毁了伊拉克很多军事设施,包括核反应堆。 1985年,以色列坦克部队攻入黎巴嫩; 1993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再次爆发激烈冲突,但最终达成停火协议; 2001年,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一举攻占巴勒斯坦全景,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近年来,地区冲突已有缓和之势。 所以,两国从原来单纯的宗教冲突已上升为政治和民族冲突,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2023-07-25 04:52:051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一名巴勒斯坦人,对此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为什么要打死一名巴勒斯坦呢?因为这是两个国家的战斗,因为这是民族战争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满足两个国家的和平。
2023-07-25 04:52:133

以色列巴基斯坦冲突升级,为何我国可以如此太平?

据媒体报道,2021年5月12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升级,双方互相发射导弹及火箭弹,导致至少31人死亡,其中包括10名幼童。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部分网民认为中东局势的紧张,归根结底是在于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的宿仇;也有部分网民感恩中国当前的强大,让我们拥有一个和平的环境。那么为何我国可以如此太平,以下笔者讲讲自己的看法,一、政治上:多边主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越自卫反击战之后,便从来没有从事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前在第14个五年计划中,我国已经提及将通过践行多边主义的理念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的发展始终都是和平的发展,我国的崛起始终都是和平的崛起,它并不会以对其他国家的抢夺与劫掠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事实上这样的发展在众多世界强国中都是独树一帜,苏联曾在巅峰时期入侵阿富汗,最终致使苏联国力的削弱,导致最后1991年苏联的解体,美国也曾多次侵略过其他国家,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却始终树立多元主义,爱好和平。二、经济上:一带一路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当前在经济上,我国通过实行一带一路计划与其他国家实现友好相处。一带一路计划它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遍及我国新疆地区、中亚地区直至欧洲,而海上丝绸之路则由我国沿海地区出发,途经马六甲海峡与非洲相连,因此经济上的联系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始终是处于友好相处的关系之中。这样的互利共赢致使我国享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三、军事上:强大的军事能力是保证我国太平的底牌而在军事上强大的军事能力是保证我国太平的底牌,实际上落后就要挨打适用于每个国家,也适用于每个时期。当前我国通过积极的国防建设,已经致使我国拥有庞大且顶尖的军事实力,这也是使得我国不受欺负的重要保证,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国之所以能够享受太平,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的发展是正义的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发展。
2023-07-25 04:52:497

阿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分类: 社会/文化 >> 社会话题 问题描述: 阿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什么原因,有什么内在的导火线,介绍点,谢谢!!! 解析: 阿以八年闹一次 看看这张时间表:阿以1948年、1956年、1965年、1973年、1982年爆发五次中东大战,几乎每八年大打一次。1987年巴发动首次“起义”,持续六年。1993年以巴签署奥斯陆协议,和平进程持续将近八年后,2000年9月巴发动第二次“起义”,持续至今。阿以之间为什么差不多每八年就要闹一次? 冷战时期,阿以五次恶战,背后是美苏争霸和纵容,中东成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市场和试验场。阿方屡战屡败,每次失利后都不甘心,在民族解放和宗教精神鼓舞下,购军火备战。随着武库充实,反对犹太复国呼声也直线上扬。 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中东,大打也就没了对手和可能,美国成为和谈的主要调解人。 *** 温和派醒悟,战争是在为别人火中取栗当炮灰,大势所趋下,开始和平进程。然而强硬派不屈不挠,采用游击战甚至自杀爆炸为斗争手段。和谈也就始终边谈边闹,当和谈涉及核心问题,矛盾积累,事态闹大,在国际干预下又重返和谈桌。 阿以冲突交织着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在外来干预下就更加错综复杂。无论战争还是和谈、军事或是政治,不过是反复较量的手段。谈不下去便打,打不下去了便再谈,民族和解之途起伏曲折,矛盾积累必然会爆发。这个缓慢转换过程有长有短,取决于国际环境、突发事件等偶然性,但大致为8年。这个必然性是阿以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结怨在圣地 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有着深深的历史渊源背景。 这一方圣土古称迦南,是 *** 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 *** 教三大宗教和人类历史最悠久的灿烂文明。 *** 人曾和犹太人在此长期和平共处,甚至共同抗击入侵。历史上,他们和基督教及欧洲列强的矛盾更长久,欧洲人欺压犹太人的历史更长久而下手更狠。 犹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难,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国家庇护。联合国在美国支持下于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犹太和 *** 两个国家的181号决议。 犹太人对此欢天喜地, *** 人则无法接受。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以间爆发大战,从此阿以厮杀半个世纪,仅大战就五次。惨痛损失,终于使双方明白,和平共处才是两个民族在这块圣地上生存的惟一选择。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77年11月19日以非凡勇气访问以色列,伸出民族和解之手,揭开阿以和平之途序幕,然而,他被 *** 世界孤立,直到10年后,和谈之途才被 *** 国家普遍接受,土地换和平成为中东的历史潮流。 然而,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纠纷和外来插手,阿以和解之途荆棘遍布,双方付出血的代价不亚于战争。 与历史机遇擦身而过 按照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的《奥斯陆协议》,1999年5月4日应结束为期五年的三阶段撤军过渡自治,巴勒斯坦建国。然而,每当和谈出现突破性进展,巴、以双方极端派总要制造事端阻挠,以色列以保障安全为由拖延撤军,巴屡次推迟宣布建国。 1995年拉宾遇害后,内塔尼亚胡上台,提出撤军和打击恐怖活动挂钩的“安全换和平”,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不信任。 左翼总理巴拉克上台后,积极推动和谈,提出废除第三阶段撤军的一揽子最终解决方案,对耶路撒冷、边界、难民等核心问题作了空前的让步,但阿拉法特在内外压力下,在2000年7月戴维营会谈中拒绝了巴拉克的方案。巴以失去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以色列右翼认为,奥斯陆协议已死亡,巴以唯有分离。左翼认为,镇压不是出路,唯有和平共处。他们总结巴拉克的失策:在双方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以色列和谈让步过快、过多。以色列2000年5月没和叙利亚、黎巴嫩达成协议就单方面从黎撤军,等于鼓励巴方仿效 *** 党走暴力抗争之途。巴方对巴拉克方案来不及内外协商“消化”,担心面临一大堆条款,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妥协。但如果以色列继续实施过渡撤军,分步走,和谈有可能维持。 阿拉法特说,他原想先解决难民问题,把耶路撒冷问题留待以后解决,巴拉克坚持要一揽子解决耶城归属是一大失策。他称,圣城属于 *** 世界,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 越走离目标越远? 巴以1987年“起义”冲突延续六年,这一次暴力冲突要闹多久? 巴以实力悬殊,暴力冲突使双方,尤其是巴方损失惨重,巴离建国的目标更遥远。更严重的是, *** 激化了双方的民族仇恨,严重损害了双方的信任,极大伤害了双方的左翼和平势力,给和平进程带来难以弥补的损伤。巴以多数人认为,巴以关系十年内将笼罩阴影。 暴力袭击下,沙龙的强硬立场得到国内八成民意的支持。连前左翼领袖巴拉克也称,如果所有其他的选择都不起作用,那么除掉阿拉法特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将不得不成为“最后的选择”。 以色列650万人口和18万军队,面对的是50倍人口和10倍军队的 *** 世界。然而,以色列军力和实力在中东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冲突以来,以色列生存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支柱均没有动摇,可以经受长期暴力冲击。但以军对巴区的占领和暴力行为损害着以色列的道义形象,对以色列有巨大的心理和舆论破坏力。 沙龙受左右翼的牵制,既不能一味重拳镇压,也不甘一再克制忍让。他采取精确报复反击,步步紧逼,压阿拉法特“管好后院”,还不失时机地提出反恐与和谈挂钩的和平建议。 哈马斯等巴强硬组织在冲突中扩张势力,他们在被以军分割成280块的巴区有深厚基础,民意支持率达1/3,仅次于阿拉法特。阿拉法特要顺应民心,若没有明确成果,轻言停火,他无法向民众交代。 以军再次占领围剿部分巴区,阿拉法特曾被困,大兵隔墙而立,这是巴勒斯坦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也为国际社会所不容。以色列一年半遭60多起自杀恐怖袭击,狼烟四起,死亡400多人,居民如惊弓之鸟,安全无保障,经济遭重创,这也是任何国家无法容忍的。 尽管沙龙和阿拉法特嘴上早就至少把对方干掉了100回,但双方都明白那更多是逢场做戏。经历八任美国总统、10任以色列总理的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象征,目前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和谈中流砥柱。他的离去只会带来更大灾难。因此,连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也警告以色列不得伤害阿拉法特。就阿拉法特人身安危而言,威胁主要来自双方的右翼极端分子。埃及总统萨达特1981年遇害、以色列总理拉宾1995年身亡,凶手都是本民族右翼极端分子。 和平的希望在哪里? 虽然巴以八年和谈功亏一篑,但双方已触及核心问题,已涉及所有“红线”和禁区。巴以和谈历来是谈谈打打,每当和谈出现突破性进展,往往就发生恐怖袭击干扰;每当事态严重,国际社会就加大干预。无论打闹多凶,双方还得收拾残局,重返和谈桌边。 解开百年怨结,需要双方“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勇气和智慧,需要更多国际调解和承诺,需要美国对巴以采取更公正的立场。 和谈八年重返暴力,也使更多犹太人反思,从民族遗产中寻找智慧。 犹太古训:“爱使死者复活,恨使活人致死。”犹太影星道格拉斯在捐建耶路撒冷哭墙边和平公园时说:“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学会宽容。”前总理拉宾曾经指挥镇压上次巴起义,后来和萨达特一样为化解民族恩怨而献身。他倒下时,胸前口袋里是染着鲜血的《和平之歌》歌片:抬起你希望的双眼,别再用枪口瞄准;唱一首爱之歌,不要颂扬战争…… 犹太人的千年建国梦实现了,巴勒斯坦人还在为建国理想奋斗。曾经沧桑的犹太人意识到,犹太人的真正解放,以色列真正成为犹太人的乐土,只能是在阿以民族平等和平相处时
2023-07-25 04:53:221

巴基斯坦、以色列、犹太人

在西元前5世纪时,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率族人来到埃及以北的约旦河附近定居,后来伊萨国王病重时他的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犹大最终成为以色列王国的国王,当他得到了所罗门王的宝藏时,以色列变得异常富有,他们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犹太人(Jewish,希伯来语,拥有财富的人)。后来犹太人与原先的希伯来人发生冲突,信奉大卫教的犹太人被迫离开中东,来到欧洲并融入了基督世界。他们来到欧洲之后仍以高利贷和商业活动为主,争取了大量的财富积累,但最终导致整个基督世界的仇恨和嫉妒。直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犹太人的势力被彻底赶出整个阿拉伯地区,他们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从此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结下了不解的仇恨。 进入20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长期处于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地位,经济衰退,百业凋零。生活在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却依然生活富裕稳定。这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不满,他们甚至把德国战败的原因归罪与犹太人身上。 1933年纳粹党上台执政后,希特勒决定借党卫军和冲锋队一举消灭德国境内所有的犹太居民,随后屠杀和大规模建立集中营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开罗协定,在联合国的调停之下,允许世界各国的犹太人重返约旦河,在河西建立居民点,以圣城耶路撒冷分治区为界。这显然会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冲突愈演愈烈。 经过5次中东战争和数百次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现在“新中东格局”。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好战分子劫持以色列运动员; 1973年,在苏联的直接军事物资支援下,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让以色列地面部队一天内全线崩溃,若非以色列空军权利抵抗,以色列已处在“亡国”边缘了。 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以色列为沙特和伊朗空军提供了协助,摧毁了伊拉克很多军事设施,包括核反应堆。 1985年,以色列坦克部队攻入黎巴嫩; 1993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再次爆发激烈冲突,但最终达成停火协议; 2001年,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一举攻占巴勒斯坦全景,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近年来,地区冲突已有缓和之势。 所以,两国从原来单纯的宗教冲突已上升为政治和民族冲突,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2023-07-25 04:53:301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什么总是战火连连?希望在这方面了解到比较全面的知识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由上述材料可知,巴勒斯坦地区也曾是犹太人的故乡,而且文本关于他们的传说为人所熟知。就以《圣经》为例,这本基督教经典所记载的就完全是犹太人祖先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当中的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再者,《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不过,由于大部分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故事的轮廓,因为今天的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与宗教原因息息相关: 故事开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艾萨克(Isaac)和孙子雅各布(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的十个非常憎恨他们的兄弟约瑟夫,并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不过约瑟夫有一个解梦的本领,深得埃及国王的喜爱,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后来雅各布和他的儿子们来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并大量繁殖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就第一次被称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为其斗争或者是与上帝作斗争?)。埃及国王看到繁盛的犹太人,视他们为威胁,为了除掉这个隐患,他找借口把这些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怜的犹太人反抗了,于是就上演了摩西领受十诫,带领以色列人返回故乡的故事。后事冗繁不再详叙。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BC,以色列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国—以色列王国,而他们有两位出色的国王,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期间,发展贸易,以武力维持其统治,使以色列发展到鼎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王国定都耶路撒冷,被确立为犹太民族的神圣之地,这样就为巴以冲突的症结难解奠定了根源。 由此看来,犹太人的历史,至少是他们认为的事实,显示出他们的民族特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克服灾难的民族,他们有勇气,也有力量与种种上帝的考验作斗争。但是他们近代的惨痛遭遇似乎比《圣经》记载的大灾难还更加悲惨,难道是他们的另一个考验?可以肯定的是,那惨绝人寰的经历永远刻在犹太人历经漂泊、破碎流血的心中: 就在以色列王国被灭亡以后,希腊罗马王国也曾占领过这片土地,犹太人就在这个时期流放都世界各地,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乡,被迫逃到东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波兰,但人身利益却被大大的限制。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在政治、医学、艺术各领域成就斐然,于是就遭到别的民族的嫉妒。沙俄时代和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成为了犹太人最惨痛的记忆,也许是因此犹太人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二)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犹太教古经典这样记载:“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历经沧桑,已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三年前(2000)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虽然名为圣殿山,但踏步其中,已找不到任何山头的影子,极目之处,只见一片矩形石建筑群和蓊郁的树木。事实上,圣殿山还是古犹太人流传下来的称呼。犹太教古经典就曾记载,上帝为考验犹太始祖亚伯拉罕,让他在圣殿山一巨石上献祭独子以撒。在基督教传说中,这块石头也被视为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类始祖亚当的地方。 公元前10世纪,雄才大略的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这里建了第一圣殿,存放约柜、挪亚方舟等圣物。圣殿后被毁,有重建,但最终于公元2世纪被彻底毁灭,犹太人也被驱逐出故土,浪迹天涯。 圣殿山的巴勒斯坦人,称此地为“圣地”。因为在这个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上矗立着有千百年历史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而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后的第三大胜地。原来的犹太圣殿遗迹也就几乎荡然无存了。 踏步圣殿山,几乎每一个砖瓦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或神妙,或凄婉。对于犹太人和穆斯林来说,圣殿山已沉入他们的心灵。但这种圣迹的重叠,也随即转化为宗教的纷争和历史的积怨,由此使这块方圆不足0.135平方公里的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仇杀与血泪;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巴以人民的对立情绪,直至2000年激化为流血冲突。 在圣殿山,巴以双方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枪战,对于每一方而言,对会不屑和不满于对方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圣地。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这座占据着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圣殿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愿意拱手相让。在阿克萨清真寺西面即是西墙。从外观上看,这堵墙与巴勒斯坦其他墙别无二致。但由于历史原因,它成了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称为“哭墙”。许多犹太人就对当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们到“哭墙”祈祷耿耿于怀。这种情况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方结束。结果是犹太人以武力攻占了整个东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犹太教的宗教导师)和将领们赶往西墙,抚墙放声痛哭。 许多犹太人因此坚持,以色列决不能放弃圣殿山。2000年9月,“鹰派”代表人物沙龙穿过西墙右上方的一个小门,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以此宣示犹太人与圣殿山的宗教关系。此举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圣殿山从此更加喧闹。时常犹太人在西墙边祈祷,巴勒斯坦人则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掷石块,然后是以军警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闯入清真寺抓人。 (三)总结 总结 可见,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2023-07-25 04:53:495

黎巴嫩和以色列为什么发生冲突?

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国,回到离开了几千年的故乡,犹太人与当地阿拉伯人发生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来犹太人屡次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自然包括黎巴嫩。犹太人是伊斯兰世界的敌人,但在美国支持下一直保存到今日。中东问题充分的表明了:西方尤其是美国所提倡的人权与自由的虚伪与欺诈。这次哈马斯绑架了一名犹太士兵,以色列竟向巴勒斯坦发起进攻,后黎巴嫩真主党又绑架了两名犹太士兵,以色列又向黎巴嫩发起侵略。以色列这种公然的侵略显然不顾国际的舆论,这是因为有美国撑腰,联合国就无法通过制裁以色列的决定。现在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正遭受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而我们中国却无能为力。
2023-07-25 04:54:046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据基因组测序,我们人类的基因都来自“古非洲人种”,那我们那天也去把非洲占领了?和平解决,互相谦让,不然“巴以冲突”没有结果,一直打,不过,很多国家是希望他们一直打下去的。
2023-07-25 04:54:193

以色列为何和巴勒斯坦、黎巴嫩冲突不断?

以巴冲突两千年的由来与美国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击,使阿拉伯回教极端势力与美国结怨的以巴冲突成为新闻的焦点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为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又由何而来?说来话长,这要由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也称锡安山运动Zionism: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传古犹太国王大卫在锡安山建犹太教圣殿,现遗址只有一段哭墙。锡安山被犹太人视为圣山,因此成为犹太人复国的象征。)说起。犹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犹太民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一个民族。世人知道二战时希特勒屠杀600万犹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犹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对他们的屠杀已不知有多少次。复国是他们在绝望中最后的自救之道。犹太人是在公元2世纪被罗马帝国大屠杀150万人亡国后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在欧洲各国。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是同源宗教,三教都崇拜同一个上帝。但自中世纪开始,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间,犹太人被欧洲基督教社会视为异教徒和杀基督者而遭到歧视、隔离,一波又一波的反犹浪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当时的犹太人等同贱民,被视为“道德上的麻疯病患者”,不得与基督教徒混杂,被强迫集中在犹太人贫民区“隔都”(ghetto)实行圈禁,有的国家甚至规定犹太人外出必须配戴醒目的黄色标章加以羞辱和隔离。法国大革命首次解放犹太人犹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基于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法国犹太人首次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然后拿破仑大军打破了西欧各国的犹太隔都,解放了犹太人。但法国革命后,反犹太主义在欧洲又卷土重来,德国各邦、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取消了拿破仑时代给予犹太人的权利,一些国家的犹太人又被赶进隔都。当时德国一位反犹太主义者公开鼓吹说,犹太人应该被彻底灭绝,将他们的女人送进妓院,把他们的孩子卖给西印度的英国人做奴隶。复国运动的兴起和复国之父而在东欧犹太人处境始终未获改善,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掀起一场德国纳粹之前最大规模的反犹太屠犹太狂潮,波及波兰、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犹太人血流成河。历史学家指出,这场“屠犹太运动”共杀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正是这一场大屠杀促成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兴起。当时一批俄国犹太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指出犹太人要获得彻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篱下等待寄居国的统治者施予解放,要实行自我拯救,必须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但当时境况较好的西欧犹太人精英分子则主张融入欧洲主流社会,他们纷纷改信基督教,以获得进入欧洲文明的入场券。如德国著名犹太诗人海涅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皈依了基督教。不过后拿破仑时代残酷的现实很快使许多精英分子融入欧洲的希望破灭,犹太复国运动遂获得壮大,并产生了“犹太复国之父”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赫茨尔是维也纳的名作家和记者,出生匈牙利犹大富商家庭,本来他已自视为已被欧洲同化的“半个犹太人”,但1894年发生在法国的犹太上尉军人德雷福斯被诬以叛国罪判终身监禁的大冤案改变了他。虽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义执言,高呼“我抗议”,但审案期间全法弥漫一片“杀死犹太人”、“犹太人滚出去”的叫嚣。前往法国采访的赫茨尔亲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这一切竟发生在“现代的文明的法国——在人权宣言发表一百年后的法国。”他认为既然当时欧洲最倡言博爱的法国都如此,则欧洲已非犹太人的长居之地,犹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在赫茨尔的努力游说下,成立了世界性的犹太复国运动组织,赫茨尔任主席。直到他1904年去世。犹太复国运动虽然声势壮大,但犹太人内部对复国仍然意见分歧。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终于使得最后一批欧化派的犹太人都成为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包括爱因斯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著名画家利伯曼。这些犹太精英享誉世界,但纳粹上台一样遭到迫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被斥为“犹太人的物理学”,到1945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聚集到了犹太民族主义和锡安主义的大旗下。孙中山同情犹太复国运动用中国的政治术语来说,犹太复国运动就是犹太人反压迫求解放的运动。因此在中共上台之前,中国舆论对犹太复国运动都是同情支持的。孙中山1920年曾致信犹太复国运动领袖说,“我对这场运动——当代最大的运动之一满怀同情之心,所有爱好民主的人士,对于复兴你们伟大而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会给予帮助和支持。”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一些政要甚至提到要在中国划出一块土地捐给苦难的犹太人作为犹太区民族家园。战后犹太人被屠杀真相震惊全世界,唤醒了世界的良心,除阿拉伯国家,全世界都支持犹太人建国,包括战前曾坚决反对的苏联。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建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的决议。犹太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建在什么地方,最初是有好几种选择:回巴勒斯坦,在东非乌干达或南美阿根廷建立新国家,但在1904年第六次世界犹太复国大会上最终选择了返回故土,这些建国之父当时绝没想到,他们的新国家将会同四周的阿拉伯邻居陷于长达近一个世纪而仍看不到出路的暴力冲突之中。与阿位伯人本是同血缘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本是同血缘的阿拉伯半岛闪族人,排犹太主义这一词实际也包含排斥阿拉伯人在内。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伊斯兰教徒远比基督教宽容,在伊斯兰统治的地方,犹太人被视为大卫王的后裔而很少受歧视,留在故土的犹太人和伊斯兰教徒一直和平相处,很少纠纷。在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时,巴勒斯坦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多数居民是伊斯兰农民,在城市有一部分阿拉伯基督教徒和土生犹太人。这时移民巴勒斯坦的,主要是处境险恶的东欧犹太人,由犹太复国运动成立的基金会为他们出资购置土地,助他们安家乐业,他们与阿拉伯邻居尚相安无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1917年,英国外相贝尔福代表英国政府致函犹太复国领袖,支持犹太人建国。此称为贝尔福宣言,是犹太人复国获承认的第一份国际文件。但随着欧洲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以及犹太人定居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勒斯坦已成为中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造成犹太移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的矛盾也开始浮现。1920年首次发生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的骚乱。但在希特勒上台之前,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人数并不多。希特勒上台的犹太难民潮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灭族大祸,这时前往巴勒斯坦的已不是移民,而是逃命的难民。这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首次大难民潮。但当时英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下,反而对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和购置土地安家定居作了严格限制。甚至有一个巴勒斯坦回教领袖哈贾•阿明•阿尔•胡桑尼跑到德国,与要置犹太人于死地的希特勒谈判巴勒斯坦前途。但全世界犹太人组织和欧洲人道团体伸出援手,帮助犹太难民以各种方式逃亡到巴勒斯坦。有许多犹太人是穿过重重关卡,翻越阿尔卑斯山,千里跋涉到西欧海岸,再坐船横渡大洋到巴勒斯坦。我看过一部记录片,这些犹太难民抵达巴勒斯坦时,英军不准他们上岸,用水龙头冲他们,有人即冒险跳水游向岸边。其景真是甚为凄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欧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占整个欧洲犹太人的二分之一。战争刚结束时,许多犹太人仍关在集中营,有的波兰犹太人曾尝试返回故居,但竟然遭到邻居的冷眼排斥,有的甚至被邻居杀害。战前波兰有300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的就有150万之多,战后波兰犹太人已所剩无几。建国次日阿拉伯五国宣战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的以色列按联合国决议,宣布正式建国。当时尚在延安的中共表示支持,华北解放区的《冀中导报》社论为此欢呼道,“定名为以色列的新犹太国家,于14日宣告成立,两千年来没有祖国而到处流浪受着侮辱与屠杀的犹太人民,他们要求建立犹太国家的愿望,开始实现了。”但阿拉伯国家则拒绝承认。以色列立国的次日,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和伊拉克五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盟军向以色列宣战,要将这个新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但结果是以色列战胜,占领了大片阿拉伯人土地,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巴冲突的开始,也是巴勒斯坦难民的由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每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双方的你不仁我不义也产生了更多仇恨。历史告诉我们:一,首先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是阿拉伯国家。整个阿拉伯世界始终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二战后兴起的泛阿拉伯主义一直要把以色列这个阿拉伯世界中的异族国家连根拔掉;二,激进的回教组织甚至用恐怖手段阻挠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解。1978年埃及总统沙达终于正视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必须与犹太人和平共处的现实,与以色列签署大卫营和平协定,承认以色列国。以色列则以土地交换和平,向埃及交还了占领的西奈半岛。但理性的沙达竟因此在1981年被激进的阿拉伯人行刺杀害。一些中东专家认为,以色列在以巴冲突中强悍无比,坚持以暴易暴,常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大概是它能在充满敌意的阿拉伯汪洋大海中,屹立半世纪而未致倾覆的因素之一。美国是第二个犹太家园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因素。20世纪前欧洲是犹太人的主要家园,有1200万犹太人。目前,全世界的犹太人则主要分布在以色列(2001年统计约500万)和美国(美国90年代统计有600多万犹太人,甚至超过以色列),可以说美国是犹太人第二个民族家园。这就注定了美国在以色列冲突中感情的偏向。这种偏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像中国人特别关注海外华人的命运一样。犹太人17世纪开始移民美国。在旧大陆他们受迫害欺凌,在新大陆的自由主义气氛中,他们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美国国父华盛顿曾明确向犹太人社团表示,他反对排犹太主义(anti-semitism),他说,“我们不赞许偏执行为,也不帮助迫害者”。因此美国成为除巴勒斯坦外欧洲犹太人逃离迫害寻求自由的另一个新天地,而且是犹太复国运动兴起之前的唯一逃亡之所。19世纪上半叶德国犹太诗人海涅即力倡犹太人移民美国。他说,为了所有热爱自由的人民,包括犹太人,美国必须成为逃离欧洲压迫的人的避风港。19世纪来自捷克波希米亚的犹太教改革派领袖以撒克•怀斯刚到美国就爱上了这个国家,对美国的自由和机会平等赞不绝口。他说美国就是犹太人的锡安山,华盛顿就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因此,随着旧大陆每次出现反犹太高潮,就会出现犹太人向新大陆移民的大浪潮。虽然美国社会也泛起过反犹太的波澜,但总体环境是宽容的,自由的,犹太人在此安居乐业,通过他们的奋斗和智慧,在公平的机会下不但融入美国主流,还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今天一些欧洲左派指摘美国在以巴冲突中偏袒犹太人。但他们是否思考过一个相反的问题;被欧洲驱逐的被迫害民族为何在美国得到了自由和尊严?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世人只说以色列霸道,但在浩瀚的充满敌意的阿拉伯世界,仅第一次中东战争向以宣战的阿拉伯五国人口已上亿,而且还有不少不惜玉石俱焚,要杀尽犹太人的回教极端分子,500万犹太人内心的安全恐惧又有谁知。而且以色列虽然坚持以暴易暴,但很少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无辜。如在最新一轮以巴冲突中,以色列在遭到自杀炸弹攻击后向巴勒斯坦武装炮击报复时,还事先广播通知附近居民疏散。如果历史可以重写,我想犹太人选择返回巴勒斯坦复国,真是选错了!早知今日,他们真该截断了魂牵梦绕的故国之思,举族投奔到能善待他们的新大陆。如是,他们还会有长达半个世纪做不醒的恐怖恶梦而要武装自己吗?不错,美国长期支持以色列。但如果不支持,以色列岂不是在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上早被回教大军踏平了吗?以巴冲突是美国背负的一个十字架。美国维护以色列,但也几十年不锲不舍地调停中东和平,以埃1978年和解,以色列与巴勒斯坦1993年签署和平协定,互相承认,都是美国调停结果,在美国淌这个半世纪浑水的时候,世界其他大国做了什么,以巴问题的始作俑者欧洲又做了什么?如今以巴双方已回到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的基本面。半世纪的争执和冲突只是白白流了无数人的鲜血,但要消除积压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仇恨则路仍漫长。或许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迫害中,犹太人养成了深重的民族悲情,强烈的被包围感和被迫害感而对身边的敌意过度刚性反弹,以至缺乏柔性的手段和妥协的智慧,在强调自身生存的安全时却忽视了他人的生存权利。这次美国遭恐怖攻击,六千多人罹难,他们的血也可以说是为以色列而流,鲜血能否让这个苦难深重而又高度智慧的民族获得新的启示?犹太人从来恩怨分明,对美国为他们作出的牺牲他们将何以为报?
2023-07-25 04:54:581

以色列称中东小霸王,为何士兵被巴勒斯坦的妇女群殴时不敢还手?

这主要是因为一旦选择反击的话,将会引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甚至有可能双方会因此爆发战争。这些是以色列士兵根本无法承受的后果,虽然双方之间曾经爆发过多次的军事冲突以及战争,但是双方都非常清楚战争给双方带来的压力,现在双方也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虽然双方依然有着很大的冲突。以色列确实是中东地区最发达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在以色列建国以后,美国给予了以色列非常多的经济援助以及军事援助,这使得以色列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展国内经济以及军事能力。这也使得以色列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阿拉伯国家的围攻,但是以色列毕竟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狭小的国家,一旦遭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饱和式攻击的话,也一定会带来非常大的灾难。而巴勒斯坦由于和以色列常年发生冲突,使得巴勒斯坦的领土被以色列弄得四分五裂。这也使得巴勒斯坦各地区的老百姓缺乏交流,并且也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这也导致巴勒斯坦在面对以色列的时候,经常会处在一个下风的位置。不过巴勒斯坦背后有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这也给了巴勒斯坦充足的动力以及自信。所以我们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现在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一旦双方继续爆发战争或者是冲突的话,必然会给双方的老百姓带来非常多的灾难。
2023-07-25 04:55:0615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怎么又打起来了求原因,在一个和法塔

原因太复杂了,历史原因、民族原因、宗教原因、领土原因,简单说一下巴以的历史吧:1、巴勒斯坦地区,面积大约为2.7万平方公里,1948年联合国把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但是把最富庶的沿海地区划给了人数较少的以色列,把贫瘠的沙漠地区划给了人数较多巴勒斯坦国,让他们分别建国。2、然后打了6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把巴勒斯坦地区绝大部分土地据为己有,也包括原先划给巴勒斯坦国的绝大多数领土,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一共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现在巴勒斯坦国大约控制2500公里的土地,这部分土地有个常用名词——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就是在巴勒斯坦国的领土上修建了大量定居点,换句话说是在巴勒斯坦国的土地上修建的国中之国,有军队保卫,有电网和围墙,有自己的法律,而土地的来源自然是驱逐巴勒斯坦人,或者无偿没收土地而得来的。4、这就是为什么五大常任理事国和10大非常任理事国(除了美国外)都一致谴责以色列的原因。5、历史沿革如下:巴勒斯坦地区——大约2.7万公里,在该地基础上巴以分治。分治后,成立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国。以及国际共管的耶路撒冷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国、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格兰高地都占了,成立以色列国。现在巴勒斯坦国由原来的1.5万公里,降低到2500公里。通常有个名词——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来代指巴勒斯坦国。最后说一句——一个失去了国家的民族,为了自己的最基本的权利而斗争,我们如果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去谴责他们,那真就成了——何不食肉糜。
2023-07-25 04:56:191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为何发生这么多年的战争?

复仇吧应为以前都是他们打以色列 再加上民族矛盾 信仰不同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所谓“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区定居。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66万人, 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 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 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 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结 果阿拉伯国家失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直到1989 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才告一段落。 [编辑本段]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编辑本段]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编辑本段]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编辑本段]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编辑本段]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借口其在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悍然出动陆海空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著名的贝卡谷空战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使巴解游击队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设在黎南部的游击队全部被毁,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被毁坦克400余辆,飞机85架
2023-07-25 04:56:295

巴以这次冲突正式宣布停火,此次冲突对哪方的影响最为严重?

根据埃及提出的调解方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实行停火,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但对停火能维持多久仍存有很大疑问。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它阻止了联合国关于巴以冲突的联合声明,用一票否决的方式。但美国单方面介入了巴以冲突,在巴以停火协议达成后,埃及总统还说:感谢美国总统拜登支持埃及停火倡议。最近7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巴以冲突持续了11天,导致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数万巴勒斯坦人无家可归,战争中的战火震惊了全世界,给巴以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特别是让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更深的火海中,更多的人无家可归,生活凄惨。对以色列来说,这一次它不仅打击了哈马斯,也打击了巴勒斯坦人的心理。自五月十日冲突爆发以来,尽管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密集的火箭袭击,甚至一度让人感觉饱和攻击占据了优势,以色列铁穹也告急。但是,在25个国家表示支持以色列“自卫”后,以色列发动了对哈马斯更加猛烈的空袭,特别是对其发射场、地下隧道系统进行了定点清理,使得哈马斯曾一度向土耳其和伊朗求援,颇有招架不住之势。巴以冲突在埃及的斡旋下暂时结束,但冲突后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两国对耶路撒冷这一宗教、领土和文化中心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内部的政党政治状况依然不稳定,由内政引起的外部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这次冲突,也突显了美国对以色列的限制正在减少的状态,美国在冲突一开始就表示要“骑墙”,曾遭到以色列无礼的批评,以色列政府之后的政策可能更倾向于自治,而这对巴勒斯坦来说,绝非福音。今后,不排除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武装会以更隐蔽的方式发动游击战,只说这里仍是火药桶。
2023-07-25 04:56:495

以巴冲突,为什么美国政府倾向于帮助以色列

1、以色列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基本一样,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自由选举国家,而其他中东国家都是一些专制国家,因此美国和以色列价值观相同。2、另外美国并不是都是完全偏瘫以色列,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等等,美国也给以色列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使其作出让步,从而实现中东和平。3、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以色列国土小,没有防御纵深,被周边阿拉伯国家团体包围,而且阿拉伯国家拥有巨大的人力和资源优势,二战犹太人被大屠杀,因此美国人认为包围以色列是美国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4、美国国内原因,美国有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美国的犹太人大都支持民主党,因此民主党执政要同情以色列。美国共和党的坚定支持者,许多是基督教福音教派,其宗教情感是坚决支持以色列的,因此美国两党都支持以色列。另外还是宗教原因,美国是一个带有基督教色彩为主的国家,新教基督教绝大部分人是支持以色列(旧约圣经就是讲以色列和上帝的事情,而且以色列是上帝的选民)。很多人受到误导和曲解,认为基督教反犹,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误,是对基督教完全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造成的。
2023-07-25 04:57:3810

巴以地区长期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1、历史纠纷的影响: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地区有着历史上的联系,以色列建国后,一些犹太人定居点的建立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和抗议。2、领土争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夺的土地包括西岸地区、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等地。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占领和割让,导致双方对领土归属产生了深深的分歧。3、政治领导层的分歧: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自的政治领导层存在着内部分歧,无法形成共识的立场,以色列政府中的保守派和右翼派别对巴勒斯坦的让步持怀疑态度。
2023-07-25 04:57:591

谁可以介绍一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整个冲突?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由来已久,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所以因为各种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双方冲突不断,兵戎相见。巴以冲突的阻力。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巴以政府曾签定过不少和平协议,但总是在谈判的最后阶段因为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而且各个调解方案和协议都因为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不了了之。这都归结于民族根深蒂固的仇恨和相互的不信任感。特别对于以色列政府,作为拥有强大武力军事优势的一方来说,立足于本民族的利益,一起自杀性爆炸即可引起对巴居住地的狂攻滥炸或者摧毁民房。这样哈马斯恐怖等恐怖组织在暗,不断制造自杀式爆炸;以色列军队在明,恐怖组织的任何举动都成为他们攫取的把柄,肆伺机报复,这样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稳定,也不利于政策的实施。
2023-07-25 04:58:231

谁能告诉我巴勒斯坦以以色列冲突的8件重要事件呢?

楼上抄的倒好,以巴冲突是因为领土问题,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犹太教古经典这样记载:“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历经沧桑,已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三年前(2000)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第1818号决议,圣城耶路撒冷给以色列人占去了一半.这点是巴不能接受的.
2023-07-25 04:58:421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呀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巴勒斯坦地区最早是以色列人即犹太人祖地,后来因为外族入侵,犹太人被打散进入欧洲各地。而随后阿拉伯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并居住千年。二战后犹太人在美英支持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并建国以色列,由此引发数次阿以战争,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取得胜利。而矛盾的根源就此种下。在美国的参与下,可以预见,阿以冲突会长久地存在下去。迫害犹太人的是欧洲人,而犹太人把这些转嫁到阿拉伯人头上,但巴地区又是以祖地,所以这其中纠葛真不是一个乱字了得!
2023-07-25 04:58:58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以巴分治和以色列建国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2023-07-25 04:59:306

以色列和巴基斯坦怎么老是发生战争~!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啊~!?

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此过程中,两个民族相悖权利的撞击与冲突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2002年依然热点不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问题的历史渊源巴勒斯坦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强邻与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4000年在此定居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特人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同阿拉伯人、迦南人共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希伯莱语“与神摔跤”的意思)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占领了犹太王国,并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的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遭到失败并被大批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长达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是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它们视犹太教为异端邪说,并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以至屠杀。艰难的处境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催化剂,使犹太复国主义从一般的愿望发展成了具体的政治性运动。问题的形成历程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立犹太家园。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和道义的。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开始对犹太人屠杀,东欧各地也开始了反犹、排犹活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开始疯狂杀戮犹太人,迫使大批犹太人不得不加入到复国的行列。一些大国,包括英国、美国,为了推行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也纵容与支持了犹太复国运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当年11月6日,英军入侵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勒斯坦属于正在与德国一起对英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并在一战结束后取得了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近45万,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3。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这样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了近60%的土地。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应借此大好时机以武力建国。1947年11月30日清晨,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此后,又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土著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背井离乡,加入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巴勒斯坦难民行列;一部分在以色列本土上成为以色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留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成了没有国家的被占领区居民。但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益和建立国家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的费达因(敢死队)到有纲领、有组织的巴解组织,直到1987年开始的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起义,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不断的战争最终让阿方明白:以色列是不能被常规战争所消灭,以色列在战争中是越打越大。而以方也明白:不可能通过一次常规战争达到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安全问题。双方终于意识到,谈判是惟一的出路。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1993年9月,巴勒斯坦人的组织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以色列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进程。但由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处在“理与力”相悖的状态,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双方总要有一番较力,和谈的进程一波三折。问题的关键所在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关键所在就是参加和谈的以巴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是一种“零和博奕”———一方所得即为对方所失,双方可以让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是中东和谈困难的一个实际情况。比如耶路撒冷问题,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决议把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土地,前提是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而自奥斯陆协议以来的两次长期、大规模的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耶城纠纷引起的。除了耶城地位问题,双方和谈的焦点有如下几个:领土如何划分、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出路、水资源分配以及双方未来关系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巴勒斯坦能否顺利建国及将来国家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使它在与以色列的和谈中砝码较少。这些困难主要是:一,巴勒斯坦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几乎全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所有的出入境口岸均由以色列掌握;二,巴的经济落后且畸形发展,严重依附于以色列,一旦建国,难以独立运转的经济将使巴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出现空前困难;三,巴至今尚未建立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等战略能源完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80%的淡水也受其支配;四,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这两块巴勒斯坦领土相隔数十公里,连接两地的安全通道若为巴关闭,巴勒斯坦的正常运转将陷入严重的瘫痪。同时,国际社会对巴建立实体国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后盾:惟一可以主导和平进程并能影响以色列态度的美国对此并不支持。“9·11”事件后,美国虽有积极表示,但缺乏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反恐战争进行顺利的情况下,美国态度有所反弹;日本、俄罗斯欧盟态度模棱两可,它们支持巴建立独立国家,但认为巴应先完成与以的和谈,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阿拉伯和第三世界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但是这些国家也从现实出发,认为巴应争取以的认可。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长期性。寄希望于未来就巴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很难和平共处,但几十年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双方的事实存在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单靠巴以双方之间进行交涉,一种可能的前途就是双方武力冲突不断,而和平却遥遥无期————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有三种可能:一是以色列再出现一个像拉宾一样的人物,真正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与建国问题;其二是阿拉伯国家真正团结起来,全力支持自己的同胞,使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从而保证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第三是期待能决定天平方向的国际力量来主持正义。回顾历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大国的介入一直对和平进程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美国是惟一可以左右以色列政策的国家。中东和平进程如同蹒跚走路的小孩,有时会跌一跤,有时会走到不该走的地方。但是只要向前走,就会有光明和希望。
2023-07-25 04:59:461

以色列和巴基斯坦怎么老是发生战争~!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啊~!?

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此过程中,两个民族相悖权利的撞击与冲突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2002年依然热点不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问题的历史渊源巴勒斯坦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强邻与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4000年在此定居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特人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同阿拉伯人、迦南人共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希伯莱语“与神摔跤”的意思)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占领了犹太王国,并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的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遭到失败并被大批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长达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是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它们视犹太教为异端邪说,并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以至屠杀。艰难的处境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催化剂,使犹太复国主义从一般的愿望发展成了具体的政治性运动。问题的形成历程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立犹太家园。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和道义的。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开始对犹太人屠杀,东欧各地也开始了反犹、排犹活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开始疯狂杀戮犹太人,迫使大批犹太人不得不加入到复国的行列。一些大国,包括英国、美国,为了推行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也纵容与支持了犹太复国运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当年11月6日,英军入侵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勒斯坦属于正在与德国一起对英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并在一战结束后取得了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近45万,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3。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这样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了近60%的土地。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应借此大好时机以武力建国。1947年11月30日清晨,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此后,又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土著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背井离乡,加入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巴勒斯坦难民行列;一部分在以色列本土上成为以色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留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成了没有国家的被占领区居民。但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益和建立国家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的费达因(敢死队)到有纲领、有组织的巴解组织,直到1987年开始的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起义,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不断的战争最终让阿方明白:以色列是不能被常规战争所消灭,以色列在战争中是越打越大。而以方也明白:不可能通过一次常规战争达到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安全问题。双方终于意识到,谈判是惟一的出路。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1993年9月,巴勒斯坦人的组织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以色列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进程。但由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处在“理与力”相悖的状态,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双方总要有一番较力,和谈的进程一波三折。问题的关键所在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关键所在就是参加和谈的以巴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是一种“零和博奕”———一方所得即为对方所失,双方可以让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是中东和谈困难的一个实际情况。比如耶路撒冷问题,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决议把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土地,前提是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而自奥斯陆协议以来的两次长期、大规模的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耶城纠纷引起的。除了耶城地位问题,双方和谈的焦点有如下几个:领土如何划分、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出路、水资源分配以及双方未来关系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巴勒斯坦能否顺利建国及将来国家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使它在与以色列的和谈中砝码较少。这些困难主要是:一,巴勒斯坦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几乎全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所有的出入境口岸均由以色列掌握;二,巴的经济落后且畸形发展,严重依附于以色列,一旦建国,难以独立运转的经济将使巴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出现空前困难;三,巴至今尚未建立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等战略能源完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80%的淡水也受其支配;四,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这两块巴勒斯坦领土相隔数十公里,连接两地的安全通道若为巴关闭,巴勒斯坦的正常运转将陷入严重的瘫痪。同时,国际社会对巴建立实体国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后盾:惟一可以主导和平进程并能影响以色列态度的美国对此并不支持。“9·11”事件后,美国虽有积极表示,但缺乏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反恐战争进行顺利的情况下,美国态度有所反弹;日本、俄罗斯欧盟态度模棱两可,它们支持巴建立独立国家,但认为巴应先完成与以的和谈,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阿拉伯和第三世界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但是这些国家也从现实出发,认为巴应争取以的认可。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长期性。寄希望于未来就巴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很难和平共处,但几十年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双方的事实存在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单靠巴以双方之间进行交涉,一种可能的前途就是双方武力冲突不断,而和平却遥遥无期————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有三种可能:一是以色列再出现一个像拉宾一样的人物,真正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与建国问题;其二是阿拉伯国家真正团结起来,全力支持自己的同胞,使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从而保证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第三是期待能决定天平方向的国际力量来主持正义。回顾历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大国的介入一直对和平进程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美国是惟一可以左右以色列政策的国家。中东和平进程如同蹒跚走路的小孩,有时会跌一跤,有时会走到不该走的地方。但是只要向前走,就会有光明和希望。
2023-07-25 04:59:54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一对怨家,记得小时候就开掐,一直掐到现在,从48年以色列建国开始。
2023-07-25 05:00:053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以巴分治和以色列建国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2023-07-25 05:00:212

黎以冲突是怎么回事?

原因!!!!!在以军士兵分别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和黎真主党武装抓走后,以分别发动了在加沙的“夏雨”行动和针对黎真主党的军事打击。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寻求在两条战线上一并解决它面对的多种问题。实施“夏雨”行动后,以政府就开始不断指责叙利亚和伊朗是造成以巴局势恶化的幕后之手。以色列称,叙利亚容留并资助哈马斯,“指使”哈马斯袭击以目标,它同时指责伊朗通过黎真主党向哈马斯转运武器和经费,制造以巴紧张局势来转移国际视线,以减轻国际社会对解决其核问题的压力。此外,以色列把伊朗核计划看作是对以国家安全的威胁,一直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以在黎巴嫩大规模展开海空军事行动,也是试图让“伊朗因素”浮出水面,以求加速解决伊朗核问题,消除它所感到的威胁。但是,以分析人士认为,以政府很难“一劳永逸”地一揽子解决它与哈马斯、黎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的问题。“双重原因”助推黎真主党行动黎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黎南部与以北部接壤,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从现实层面看,分析人士称,真主党的行动有其更深的用意。首先,以色列正集中力量在加沙实施“夏雨”军事行动,此时在以北部打击以军,既可使以腹背受敌,又可以帮助哈马斯军事组织,也加强了真主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其次,有媒体报道称,黎真主党与伊朗、叙利亚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目前,伊朗正因为核问题而受到巨大压力,而叙利亚也屡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指责。真主党此时采取行动,与以方发生武装冲突,能够帮助伊、叙缓解受到的巨大压力。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现任书记是哈桑。纳斯鲁拉。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此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历史上的黎以冲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人员12日向以色列境内多处目标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并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以军7名士兵丧生,2名士兵被绑架。随后,以军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黎以冲突再起。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此后,黎真主党武装同以军进行了多次交火,黎以冲突不断升级。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历史背景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东和平进程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2023-07-25 05:00:283

黎以冲突、巴以冲突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交战原因、和交战具体内容

黎以冲突的“首因”是黎巴嫩真主党越境袭击以色列,并绑架了两名以色列士兵,进而引发了以色列的大规模军事报复。但世上往往没有如此简单的因果关系。 黎巴嫩真主党是谋定而动。 哈里里遇刺事件导致了支持真主党的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以及一个亲西方黎巴嫩政府的建立,尽管真主党仍在议会中有着左右政府的能力,但他们更希望重新分配权力。目前的局势也证明,在真主党的冒险之举反衬之下,黎巴嫩政府和军方则显得近乎无能,贝鲁特政府被撂到了一边。客观上,由于真主党不但在黎南部拥兵自重,已然成为国中之国,其更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使得贝鲁特政府缺乏做劝服工作的着力点。另一方面,选择巴以局势胶着之时迫使以色列拉开“第二战场”,也是对哈马斯的呼应。 以色列的军事计划亦有跑题之嫌。 现在,这场拯救大兵行动已经迅速升级为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由于真主党一直被以色列视为“肉中刺”,而解除真主党武装的联合国决议又难以落实,以色列目前虽然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但仍希望借此机会“让真主党出局”,将其从边境地区清除出去,用另一支势力来代替它,虽然这并不容易。 如果军事实力能简单决定结局,那么,真主党区区过万兵力远远不是以色列的对手,但别忘了,中东问题一直就错综复杂,除了以色列的持续军事行动可能引起伊斯兰世界的抵触,黎以双方背后,也都有摆脱不掉的国外势力影子。 如果追根溯源,黎巴嫩真主党自从其1982年组建以来就与伊朗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其不仅是在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一手支持下诞生,同为穆斯林什叶派,其与伊朗更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反对以色列,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客观而言,现在,当伊朗在核问题上正面临着西方越来越大的压力的时候,地区新热点的产生,自然能够缓解它的压力,并增加谈判筹码。 而作为对以色列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目前也并没有对以施加足够的压力。虽然美国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但仍强调它有保卫自己的权利。当然,伊拉克困境、伊朗核问题、朝鲜导弹问题接踵而来,让美国有点分身乏术,但让以色列敲打敲打向来都被其视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抑或真主党,削弱甚至消灭它们的力量,为其分担压力,又何乐不为? 如此观之,真主党不会轻易罢手,而以色列还会大打出手,如果以地面部队介入越境袭击,那么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知名中东问题专家朱威烈教授也表示,虽然这还不是战争,但该地区局势面临失控的危险。目前而言,与黎以冲突相比,也许巴以冲突更有转圜的余地,起码阿巴斯还是被以色列认可的谈判对象。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2023-07-25 05:00:48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成为敌人

中东地区历来都跟个火药桶一样,每次都是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一言不合的就炮火连天、交战不断,可以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一对积怨已久的老冤家了,而它们的恩怨得从以色列建国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地区涌入了大量的犹太人,二战结束后该地区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了,在经历了纳粹惨无人道的屠戮后犹太人建政复国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了,一九四七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致同意了犹太人的复国请求,并且大力支持了犹太人的这场复国运动。在美、苏两国的操作下犹太人最终把国土选在了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因为这不管从民族历史来看还是从法理来讲都是合理合法的,犹太人的先祖早期曾一直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后来他们又陆续西迁到了欧洲、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的聚居地变的更加零散和碎片化了,二战结束时犹太人仍然跟个没有家的孩子一样散落在全球的各个国家,这项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的法案裁定遭到了中东地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紧接着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一起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开打,结果这么多阿拉伯国家加起来也不是以色列的对手,犹太人最终守护住了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不仅如此,战后以色列还占领了联合国裁定给阿拉伯人的大部分土地,阿拉伯人也占领了以色列的小部分国土,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又联合英法两国把埃及群殴了一顿,后来流亡的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此战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废,不仅如此,联合国划给阿拉伯人的土地也全部被以色列占领了,一百多万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了难民,这批难民对以色列有着锥心剜肉的仇恨情节,自此以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冲突变的越来越不可调和了。一九七三年埃及和叙利亚出兵夺回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但不久又被以色列赶了出去,第四次中东战争最终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宣告了结束,这一次双方都没有大打出手,埃及、叙利亚联军在取得了前期的一小段胜利之后之前那颗受伤的心也得到一丝慰藉了,而以色列也没有像以前一样穷追猛打,算是给埃及和叙利亚留了点面子吧,毕竟败了那么多次了,再败脸往哪儿搁啊。一九八八年双方都打累了、也疲倦了,在这种情况下巴勒斯坦同意了这份儿于他们来说极不公平的分治决议,正式承认了以色列,同时他们也以耶路撒冷为国都、建立了巴勒斯坦国。之后两国的矛盾有所缓和,以色列虽然依旧强势,但为了和平也不像原来那么嚣张了,巴勒斯坦可能仍然心怀不满、恨意未消,但技不如人、打又打不过,所以只能委曲求全、苟且的过点安稳日子。虽然这几年巴、以两国都消停了,但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土地争议一直都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真正的和平从未到来,相反,悄无声息的和平之下潜藏的是暗流涌动的重重矛盾。
2023-07-25 05:00:541

以色列怎么又打巴勒斯坦了?

我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答案以巴冲突两千年的由来与发展美国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击,使阿拉伯回教极端势力与美国结怨的以巴冲突成为新闻的焦点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为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又由何而来?说来话长,这要由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也称锡安山运动Zionism: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传古犹太国王大卫在锡安山建犹太教圣殿,现遗址只有一段哭墙。锡安山被犹太人视为圣山,因此成为犹太人复国的象征。)说起。犹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犹太民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一个民族。世人知道二战时希特勒屠杀600万犹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犹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对他们的屠杀已不知有多少次。复国是他们在绝望中最后的自救之道。犹太人是在公元2世纪被罗马帝国大屠杀150万人亡国后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在欧洲各国。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是同源宗教,三教都崇拜同一个上帝。但自中世纪开始,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间,犹太人被欧洲基督教社会视为异教徒和杀基督者而遭到歧视、隔离,一波又一波的反犹浪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当时的犹太人等同贱民,被视为“道德上的麻疯病患者”,不得与基督教徒混杂,被强迫集中在犹太人贫民区“隔都”(ghetto)实行圈禁,有的国家甚至规定犹太人外出必须配戴醒目的黄色标章加以羞辱和隔离。法国大革命首次解放犹太人犹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基于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法国犹太人首次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然后拿破仑大军打破了西欧各国的犹太隔都,解放了犹太人。但法国革命后,反犹太主义在欧洲又卷土重来,德国各邦、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取消了拿破仑时代给予犹太人的权利,一些国家的犹太人又被赶进隔都。当时德国一位反犹太主义者公开鼓吹说,犹太人应该被彻底灭绝,将他们的女人送进妓院,把他们的孩子卖给西印度的英国人做奴隶。而在东欧犹太人处境始终未获改善,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掀起一场德国纳粹之前最大规模的反犹太屠犹太狂潮,波及波兰、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犹太人血流成河。历史学家指出,这场“屠犹太运动”共杀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正是这一场大屠杀促成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兴起。当时一批俄国犹太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指出犹太人要获得彻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篱下等待寄居国的统治者施予解放,要实行自我拯救,必须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但当时境况较好的西欧犹太人精英分子则主张融入欧洲主流社会,他们纷纷改信基督教,以获得进入欧洲文明的入场券。如德国著名犹太诗人海涅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皈依了基督教。不过后拿破仑时代残酷的现实很快使许多精英分子融入欧洲的希望破灭,犹太复国运动遂获得壮大,并产生了“犹太复国之父”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赫茨尔是维也纳的名作家和记者,出生匈牙利犹大富商家庭,本来他已自视为已被欧洲同化的“半个犹太人”,但1894年发生在法国的犹太上尉军人德雷福斯被诬以叛国罪判终身监禁的大冤案改变了他。虽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义执言,高呼“我抗议”,但审案期间全法弥漫一片“杀死犹太人”、“犹太人滚出去”的叫嚣。前往法国采访的赫茨尔亲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这一切竟发生在“现代的文明的法国——在人权宣言发表一百年后的法国。”他认为既然当时欧洲最倡言博爱的法国都如此,则欧洲已非犹太人的长居之地,犹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在赫茨尔的努力游说下,成立了世界性的犹太复国运动组织,赫茨尔任主席。直到他1904年去世。犹太复国运动虽然声势壮大,但犹太人内部对复国仍然意见分歧。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终于使得最后一批欧化派的犹太人都成为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包括爱因斯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著名画家利伯曼。这些犹太精英享誉世界,但纳粹上台一样遭到迫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被斥为“犹太人的物理学”,到1945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聚集到了犹太民族主义和锡安主义的大旗下。用中国的政治术语来说,犹太复国运动就是犹太人反压迫求解放的运动。因此中国舆论对犹太复国运动都是同情支持的。孙中山1920年曾致信犹太复国运动领袖说,“我对这场运动——当代最大的运动之一满怀同情之心,所有爱好民主的人士,对于复兴你们伟大而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会给予帮助和支持。”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一些政要甚至提到要在中国划出一块土地捐给苦难的犹太人作为犹太区民族家园。战后犹太人被屠杀真相震惊全世界,唤醒了世界的良心,除阿拉伯国家,全世界都支持犹太人建国,包括战前曾坚决反对的苏联。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建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的决议。犹太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建在什么地方,最初是有好几种选择:回巴勒斯坦,在东非乌干达或南美阿根廷建立新国家,但在1904年第六次世界犹太复国大会上最终选择了返回故土,这些建国之父当时绝没想到,他们的新国家将会同四周的阿拉伯邻居陷于长达近一个世纪而仍看不到出路的暴力冲突之中。与阿位伯人本是同血缘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本是同血缘的阿拉伯半岛闪族人,排犹太主义这一词实际也包含排斥阿拉伯人在内。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伊斯兰教徒远比基督教宽容,在伊斯兰统治的地方,犹太人被视为大卫王的后裔而很少受歧视,留在故土的犹太人和伊斯兰教徒一直和平相处,很少纠纷。历史在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时,巴勒斯坦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多数居民是伊斯兰农民,在城市有一部分阿拉伯基督教徒和土生犹太人。这时移民巴勒斯坦的,主要是处境险恶的东欧犹太人,由犹太复国运动成立的基金会为他们出资购置土地,助他们安家乐业,他们与阿拉伯邻居尚相安无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1917年,英国外相贝尔福代表英国政府致函犹太复国领袖,支持犹太人建国。此称为贝尔福宣言,是犹太人复国获承认的第一份国际文件。但随着欧洲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以及犹太人定居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勒斯坦已成为中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造成犹太移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的矛盾也开始浮现。1920年首次发生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的骚乱。但在希特勒上台之前,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人数并不多。希特勒上台的犹太难民潮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灭族大祸,这时前往巴勒斯坦的已不是移民,而是逃命的难民。这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首次大难民潮。但当时英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下,反而对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和购置土地安家定居作了严格限制。甚至有一个巴勒斯坦回教领袖哈贾·阿明·阿尔·胡桑尼跑到德国,与要置犹太人于死地的希特勒谈判巴勒斯坦前途。但全世界犹太人组织和欧洲人道团体伸出援手,帮助犹太难民以各种方式逃亡到巴勒斯坦。有许多犹太人是穿过重重关卡,翻越阿尔卑斯山,千里跋涉到西欧海岸,再坐船横渡大洋到巴勒斯坦。我看过一部记录片,这些犹太难民抵达巴勒斯坦时,英军不准他们上岸,用水龙头冲他们,有人即冒险跳水游向岸边。其景真是甚为凄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欧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占整个欧洲犹太人的二分之一。战争刚结束时,许多犹太人仍关在集中营,有的波兰犹太人曾尝试返回故居,但竟然遭到邻居的冷眼排斥,有的甚至被邻居杀害。战前波兰有300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的就有150万之多,战后波兰犹太人已所剩无几。建国次日阿拉伯五国宣战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的以色列按联合国决议,宣布正式建国。当时尚在延安的中*共表示支持,华北解放区的《冀中导报》社论为此欢呼道,“定名为以色列的新犹太国家,于14日宣告成立,两千年来没有祖国而到处流浪受着侮辱与屠杀的犹太人民,他们要求建立犹太国家的愿望,开始实现了。”但阿拉伯国家则拒绝承认。以色列立国的次日,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和伊拉克五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盟军向以色列宣战,要将这个新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但结果是以色列战胜,占领了大片阿拉伯人土地,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巴冲突的开始,也是巴勒斯坦难民的由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每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双方的你不仁我不义也产生了更多仇恨。历史告诉我们:一,首先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是阿拉伯国家。整个阿拉伯世界始终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二战后兴起的泛阿拉伯主义一直要把以色列这个阿拉伯世界中的异族国家连根拔掉;二,激进的回教组织甚至用恐怖手段阻挠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解。1978年埃及总统沙达终于正视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必须与犹太人和平共处的现实,与以色列签署大卫营和平协定,承认以色列国。以色列则以土地交换和平,向埃及交还了占领的西奈半岛。但理性的沙达竟因此在1981年被激进的阿拉伯人行刺杀害。一些中东专家认为,以色列在以巴冲突中强悍无比,坚持以暴易暴,常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大概是它能在充满敌意的阿拉伯汪洋大海中,屹立半世纪而未致倾覆的因素之一。美国是第二个犹太家园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因素。20世纪前欧洲是犹太人的主要家园,有1200万犹太人。目前,全世界的犹太人则主要分布在以色列(2001年统计约500万)和美国(美国90年代统计有600多万犹太人,甚至超过以色列),可以说美国是犹太人第二个民族家园。这就注定了美国在以色列冲突中感情的偏向。这种偏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像中国人特别关注海外华人的命运一样。犹太人17世纪开始移民美国。在旧大陆他们受迫害欺凌,在新大陆的自由主义气氛中,他们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美国国父华盛顿曾明确向犹太人社团表示,他反对排犹太主义(anti-semitism),他说,“我们不赞许偏执行为,也不帮助迫害者”。因此美国成为除巴勒斯坦外欧洲犹太人逃离迫害寻求自由的另一个新天地,而且是犹太复国运动兴起之前的唯一逃亡之所。19世纪上半叶德国犹太诗人海涅即力倡犹太人移民美国。他说,为了所有热爱自由的人民,包括犹太人,美国必须成为逃离欧洲压迫的人的避风港。19世纪来自捷克波希米亚的犹太教改革派领袖以撒克·怀斯刚到美国就爱上了这个国家,对美国的自由和机会平等赞不绝口。他说美国就是犹太人的锡安山,华盛顿就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因此,随着旧大陆每次出现反犹太高潮,就会出现犹太人向新大陆移民的大浪潮。虽然美国社会也泛起过反犹太的波澜,但总体环境是宽容的,自由的,犹太人在此安居乐业,通过他们的奋斗和智慧,在公平的机会下不但融入美国主流,还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今天一些欧洲左派指摘美国在以巴冲突中偏袒犹太人。但他们是否思考过一个相反的问题;被欧洲驱逐的被迫害民族为何在美国得到了自由和尊严? 世人只说以色列霸道,但在浩瀚的充满敌意的阿拉伯世界,仅第一次中东战争向以宣战的阿拉伯五国人口已上亿,而且还有不少不惜玉石俱焚,要杀尽犹太人的回教极端分子,500万犹太人内心的安全恐惧又有谁知。而且以色列虽然坚持以暴易暴,但很少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无辜。如在最新一轮以巴冲突中,以色列在遭到自杀炸弹攻击后向巴勒斯坦武装炮击报复时,还事先广播通知附近居民疏散。如果历史可以重写,我想犹太人选择返回巴勒斯坦复国,真是选错了!早知今日,他们真该截断了魂牵梦绕的故国之思,举族投奔到能善待他们的新大陆。如是,他们还会有长达半个世纪做不醒的恐怖恶梦而要武装自己吗不错,美国长期支持以色列。但如果不支持,以色列岂不是在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上早被回教大军踏平了吗?以巴冲突是美国背负的一个十字架。美国维护以色列,但也几十年不锲不舍地调停中东和平,以埃1978年和解,以色列与巴勒斯坦1993年签署和平协定,互相承认,都是美国调停结果,在美国淌这个半世纪浑水的时候,世界其他大国做了什么,以巴问题的始作俑者欧洲又做了什么如今以巴双方已回到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的基本面。半世纪的争执和冲突只是白白流了无数人的鲜血,但要消除积压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仇恨则路仍漫长。或许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迫害中,犹太人养成了深重的民族悲情,强烈的被包围感和被迫害感而对身边的敌意过度刚性反弹,以至缺乏柔性的手段和妥协的智慧,在强调自身生存的安全时却忽视了他人的生存权利。这次美国遭恐怖攻击,六千多人罹难,他们的血也可以说是为以色列而流,鲜血能否让这个苦难深重而又高度智慧的民族获得新的启示?犹太人从来恩怨分明,对美国为他们作出的牺牲他们将何以为报?
2023-07-25 05: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