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

出海帆 / 问答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指导、协调中国贸促会各地方分会、行业分会、支会和各级国际商会的工作;负责对各分支机构及会员的服务及培训工作。负责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国际商会的对华业务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与国际商会交往的有关事宜。办理其它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有关事宜。目前,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已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界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与300多个对口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同一些国家的商会建立了联合商会;同时,中国贸促会还在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代表处。在国内,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50个地方分会、600多个支会和县级国际商会,还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石化、商业、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产业、供销合作、建设、粮食、矿业、煤炭、物流等部门建立了20个行业分会,并对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予以指导,全国会员企业近7万家。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已经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国际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国际海事委员会、国际博览会联盟、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国际商会等。中国贸促会主要职责与任务: (1)、开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界、商协会和其他经贸团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络工作,邀请和接待外国经济贸易界人士和代表团组来访,组织中国经济贸易、技术代表团、企业家代表团出国访问和考察,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活动;负责与外国对口组织在华设立的代表机构以及外国在华成立的商会进行联络;向国外派遣常驻代表或设立代表处;组织、参加或与外国相应机构联合召开有关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和法律方面的国际会议。(2)、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会的活动,主办、参加世界博览会,赴国外主办中国贸易展览会和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负责全国赴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归口协调及相关的管理、监督工作。 (3)、安排和接待国外来华举办的经济贸易或技术展览会,主办国际专业性或综合性展览会,组织并主办国际博览会;协调国内有关方面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 (4)、办理国际经济贸易和海事仲裁事务;出具中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明书;受理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理算案件;出具人力不可抗拒证明,签发和认证对外贸易和海上货运业务的文件和单证;为到国外从事临时出口活动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出具有关单证册,并对其提供担保。 (5)、代理中国企业在国外或外国公司和个人在中国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办理有关工业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咨询、争议及技术贸易等业务。 (6)、开展国内外经济调查研究和经济贸易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和发布工作,向国内外有关企业和机构提供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及国内外公司、企业的资信调查服务;联系、组织中外经贸界的技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发行对外经济贸易报刊以及其它出版物;组织对外经济贸易洽谈;承办中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以及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工作。 (7)、指导、协调中国贸促会各地方分会、行业分会、支会和各级国际商会的工作;负责对各分支机构及会员的服务及培训工作。 (8)、负责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国际商会的对华业务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与国际商会交往的有关事宜。 (9)、办理其它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有关事宜。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什么级别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22个中央直属群团组织之一,级别为正部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由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领域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代表组成,人员可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商协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推举产生。扩展资料:全会的职责是:1.根据国家法律和中国企业的需求,对中国贸促会的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监督;2.聘请特邀顾问;3.审议并批准会长的工作报告;4.审定年度财务计划、收支决算;5.决定工作机构的设置、变更和撤销;6.指导和协调地方、行业贸促机构的工作;7.制定、修改中国贸促会章程;8.参加中国贸促会的相关活动。参考资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百度百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民间组织 。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 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 四、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属于什么机构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民间组织 。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四、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法律依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第四条 根据中国政府的授权,中国贸促会承办相关工作,并接受政府的指导。第五条 中国贸促会系法人。可以同各国、各地区有关组织和机构、国际组织签订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议定书和其他文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什么意思?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 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贸促会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英文缩写为CCOIC)。 目前,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已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界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与300多个对口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同一些国家的商会建立了联合商会;同时,中国贸促会还在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代表处。在国内,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50个地方分会、600多个支会和县级国际商会,还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石化、商业、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产业、供销合作、建设、粮食、矿业、煤炭、物流等部门建立了20个行业分会,并对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予以指导,全国会员企业近7万家。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已经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国际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国际海事委员会、国际博览会联盟、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国际商会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民间组织。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Council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英文缩写为CCPIT。四、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什么级别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22个中央直属群团组织之一,级别为正部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负责指导、协调中国贸促会各地方分会、行业分会、支会和各级国际商会的工作;负责对各分支机构及会员的服务及培训工作。负责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国际商会的对华业务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与国际商会交往的有关事宜。办理其它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有关事宜。扩展资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英文全名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性对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作为经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授权的ATA单证册制度的国家担保和出证商会,承担《关于货物暂准进口的ATA单证册海关公约》及其相关公约、《货物暂准进口公约》及其附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规下的担保和出证工作,对中国ATA单证册实施统一管理,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是担保和出证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行使管理职能。截至2017年7月,中国贸促会在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代表处。在中国国内,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48个地方分会、600多个支会和县级国际商会,还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石化、商业、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产业、供销合作、建设、粮食等部门建立了17个行业分会,全国会员企业近7万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进出口贸易公司合作哪家跨境物流公司的口碑好?

我们公司是做跨境出口贸易的,目前合作的全球捷运,感觉还不错,你可以直接咨询下哦!全球捷运成立于2007年,深耕物理行业十几年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专业的,而且在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天津都有分公司,业务涉及国际货代、仓储、堆场、运输、报关、供应链金融等综合物流服务,服务还比较全,同时也在布局海外市场,算是非常有实力的一个跨境物流公司了,而且他们还有自建的物流管理系统,全程可视、效率超高。

进出口贸易的海外运输一般使用哪家物流好些?

现在我国的跨境贸易量还是比较大的,跨境物流做的好的公司也是比较多的,一般选择大一点、口碑好的品牌,毕竟在海外遇到问题,还是有实力的物流公司更靠谱!我们公司的外贸进出口一直是合作的全球捷运,他家本身具有全国顶尖的服务底座,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安心服务,而且各操作流程线上管理,节点数据实时可查,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流程和成本,您可以参考一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a平台研究生怎么进

个人建议百度搜我账号,进官网详细帮你回答

阿里巴巴国际贸易网站优势分析。。。是国际站。。。不要给我几个字就概述了那种。我要详细的

  前言  表述可能不清楚,阅读的时候,建议结合阿里巴巴的后台,那样更加明了,更加深刻。  阿里巴巴网站的宗旨是新颖和专业。如果你的产品新颖突出,容易吸引客户的眼球;体现了专业,客户对你的产品会有一丝好感。  在开始操作之前,当然对与自己的产品和公司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操作的时候,把它当作是在弄QQ空间,那就很简单了,可以去福步论坛,阿里巴巴专题去了解一下,里面有的很精辟的。  这仅仅是针对与操作而言,并不是做好了下面的,你的询盘就会很多。询盘还有其他因素的,比如产品本身的市场等等。如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请与我联系  第一部分 开始管理平台前  1.首先,以买家的姿态登陆阿里巴巴国际站的首页,查看大致的板块分布。  2.输入与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看同行的情况:  产品名称 B.产品图片 C.简要描述 D.最小订单量 E. 价格  3. 针对排名靠前的网站或与你产品十分相似的网站多留心,进去看看他们网站的整体状况:A. 公司橱窗的设置(主要是关键词) B. 产品分组 C. 公司栏目 D. New products(可以知道同行的最新动向) E. 产品内容  4. 收集信息:  A.产品图片:这个就不用多讲了,你可以自己弄,也可以从人家网站里copy!  B. 根据 第2条,收集相关的关键词,当然也可以借助Google 等关键词工具来找关键词;关键词越多越好,关键词越多(至少达到三位数),覆盖面越广,被搜索到的几率也就越大;当然要是与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不相关的设置了也没有什么意思,反而会影响你的专业度。搜集关键词的时候要已买家的姿态去收集。比如说你们公司产品型号为ABC, 这对于你来说很熟悉,也许它是非常畅销的产品,但是对于老外来说他并比不知晓,你设置了也没有什么用,常称之为“无效关键词”。找出来的关键词可以先输入到Google、阿里巴巴等网站的首页,如果出来的内容很少,说明使用率不高。  C. 产品的相关描述: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填写详细描述时用到。如果你们公司有现存的英文资料,那就很好了。如果没有,根据第3 条,直接copy同行较为好的产品描述(当然产品要一样)。  第二部分 管理后台(能够完善好的尽量完善好)  收集好了相关的信息,关键就是怎么样实实在在的去操作了。  1. 网站非产品信息的完善。  A. 公司介绍 尽量把能天完整的信息填好,像主营业务之类的全部填满;公司形象图:一般顺序为 公司外观形象图—办公室---流水线。认 证信息全部填好,传上公司相关证书的图片。栏目一栏 全部填好,能上传图片的传图片;管理层,最好做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图,那样显得很专业。  B. 企业网站设计 里面可以选择很多风格,选出几个觉得还行的,有个图片是可以上传的,这个建议做一张带有公司产品等的图片传上去(花钱不多),注意每种风格对于这张图片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讲一两个月内换一种风格。还有域名管理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C.  2. 设置产品组 根据第一部分第3条,借鉴同行的,只能借鉴如果一样也就没有什么新意,根据产品不同而设定。排列顺序现有最畅销的产品的产品组开始。  3. 橱窗产品  橱窗产品的曝光率①是普通产品的好几倍,简单的来讲,如果发布两个产品信息内容完全一致,而一个是橱窗产品一个是普通产品的话,橱窗产品的那个排名绝对会靠前,因此橱窗的设置是很关键的;设置橱窗产品的图片要清晰最好有点特色,关键词要最热门的,不然就浪费橱窗产品了。  4. 发布产品  曝光率基本由四项匹配②决定,要想排名上去四项匹配是前提。  A.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要新颖,就拿 cloth 而言,2009 fashionable cloth 和 cloth 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们去逛街一样。不能太长,累赘的话一定不要加上去。两个产品,比如 xxxxxxxxxxx 和xxxxxxxxx at low price 其他信息一模一样,第一个的排名一定会靠前(我已验证过)。要加上一些吸引客户的单词 但不宜过长,也并不是很长的产品名称的排名就一定不好。这中间的东西我难以讲清,慢慢体会吧!  B. 关键词 关键词在以前说过了,一定不要设置无效的关键词,橱窗设置最热门的。三个关键词可以一样。比如关键词是desk computer,那么关键词全都设置成desk computer,这样设置的竞争力比只设置 一个desk computer,其他关键词设成别的要大的多;因为阿里巴巴的图片是可以无限上传的,所以没有必要三个关键词设置成不同的,其他关键词在另外发布产品就是了。  C. 简要描述 它是要符合四项匹配的,里面我个人建议不要写 low price, professional manufacturer, good quality 之类的;说的好点这些是套话,说的不好听那是废话。简要描述的字数是有限制的,不要浪费字数。里面因显示的是与关键词匹配的单词,公司的卖点,比如 Rosh 等认 证,质量保证期,从事这行有多少年经验,和哪个在国际上有名的公司合作过 等等。  D. 详细描述 它是要符合四项匹配的,里面主要体现的是产品性能参数等。  E. 其他信息 图片要清晰,最好能拿去广告公司做一下,图片效应很重要,当客户搜索产品的时候,最先吸引他眼球的是图片然后才是产品名称再是简要描述。自定义属性,附加信息能够填好的,都填好 让老外了解的多一些,觉得很专业。  F. 第一个产品要发布好,发布了,就可以通过发布类似产品来操作了,一分钟一个产品,很快的;再则发布产品的时候尽量按一个系列或一个组来发布那样对于管理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5. 更新产品  刚刚开始一般上下午个更新一次,排名上去了也就不用那么频繁了,稳定的排名一个月不更新排名依然靠前不变(亲身经历)。我在网上看到关于阿里巴巴刷新技巧有的无效的帖子,但我验证过,至今还可以用。  A. 如果用的是主帐号(1),可以自行设置一个子帐号(2)。只要对每页产品更换了负 责人就完成了更新,例如:先 管理普通产品---选定一页----分配负责人(至2)---全选---分配 负责人(至1),这样就完成了一页产品的更新了。排名上去了之后产品就不必每天给新了。  B. 更新还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组来完成。新建一个产品组 如“other”,在管理普通产品里,中上部分有个“产品组”,点击旁边的小三角形,选中一个产品组 如 “123”(共2页),先全选 再调整产品组至 other,再把第二页的调到other这个产品组里,最后把“other” 组内的产品调到“123”这个组内就行了;其他产品组 如“456” 执行上面这个操作就行了,看似麻烦其实很简单。  6. 数据管家  数据管家就是针对于上周平台信息的一个反馈,一般在每周三上午会更新。里面有个热门搜索词,在设置关键词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其他信息可以按照提示去分析一下。  注释:  ① 曝光率:你的产品被看到的次数;点击率是被点击的次数,反馈率是客户针对于你的产品发询盘的次数  ② 四项匹配:产品名称,关键词,简要描述,详细描述里要 有相同的 与产品相关的词组,一般围绕关键词的。如关键词为 cloth 那么产品名称、简要描述 详细描述里也要出现,才算是四项匹配

工厂如何从阿里巴巴国际贸易网站提取已出口的报关资料

工厂从阿里巴巴国际贸易网站提取已出口的报关资料方法如下:1、打开阿里巴巴国际贸易网站。2、点击出口服务。3、点击服务订单。4、点击待报关。5、点击对应订单,下载报关资料。

请问各位前辈,一般贸易是什么意思

  所谓一般贸易就是指正常的、非特殊性的贸易。即一般贸易又是针对特殊贸易而言的,比如:加工贸易、易货贸易、协定贸易、转口贸易等等,这些就是非一般贸易,或交特殊贸易,在报关时需要特别注明,而除了这些的贸易形式外的,按照正常贸易缴纳关税的贸易,统称为一般贸易。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什么意思

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区域。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实行自由贸易的实验区。

转口贸易是什么意思

1、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即是转口贸易。2、贸易的货品能够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通过加工(转换包装、分类、选择、收拾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能够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贸易联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贸易。3、由于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所以这种贸易形式,也几乎变成躲避贸易制裁的专用方式之一。扩展资料:转口贸易对中间商所在国而言,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自然条件,即中转国的港口必须是深水港、吞吐能力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各国之间的交通要冲或国际主航线上;②人为条件:要求中转国对中转地采取特殊的关税优惠政策和贸易政策,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使中转费用不致过高。同时,要求该地的基础设施、交通、金融和信息等服务系统发达且完备,以利于转口贸易的进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什么意思

1、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即是转口贸易。2、贸易的货品能够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通过加工(转换包装、分类、选择、收拾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能够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贸易联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贸易。3、由于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所以这种贸易形式,也几乎变成躲避贸易制裁的专用方式之一。扩展资料:转口贸易对中间商所在国而言,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自然条件,即中转国的港口必须是深水港、吞吐能力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各国之间的交通要冲或国际主航线上;②人为条件:要求中转国对中转地采取特殊的关税优惠政策和贸易政策,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使中转费用不致过高。同时,要求该地的基础设施、交通、金融和信息等服务系统发达且完备,以利于转口贸易的进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转口贸易

1、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2、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即是转口贸易。贸易的货品能够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通过加工(转换包装、分类、选择、收拾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能够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贸易联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贸易。由于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所以这种贸易形式,也几乎变成躲避贸易制裁的专用方式之一。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什么意思?

1、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2、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拓展资料:自由贸易变化1、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使合法性等因素在国家利益判定中的作用上升,推动国家利益的认证从封闭走向开放,导致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变化。2、国家间的合作利益日益凸显,亚当·斯密认为,即使人都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利益的和谐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促使这一切实现的就是所谓“理性的安排”。他认为,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众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公众利益。他希望得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但是在谋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就像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样,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促进了他本意中没有包含的公共目标的实现。进而,爱德华·卡尔指出,解释个人行为的这些原则也被用于国家。沿着这条思考线索可以看出,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促使国家在议事日程和规则的制定方面要考虑普遍利益的重要性,因而国家利益的国际意义有了明显提高。3、在一个日趋开放的时代,国际贸易活动密切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各国对合作利益的维护开始成为国家利益的应有之义。一国的经济发展不再以其他国家受损或落后为前提,而是以双方的共同发展作为基础。每一个国家在注重自身利益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实际利益和正当关切,立足从自身利益与其他国家利益的结合中,有效地制定对外政策,灵活地处理国际事务。即使是实力超群的大国,也难以无视中小国家的利益,而愈来愈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一国只有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才能更好地为该国的发展战略服务,其利益才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增长。

贸易顺差是什么意思

前言 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介绍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顺差的定义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我国贸易量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结构为特征,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5%左右,自然决定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比较大。 四是我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亚洲四小龙的5%-6%,亚洲四小虎的5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快,相应来说盘子就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很大,相应也放大了贸易顺差的量。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back to back contract 贸易种什么意思 ,一直搞不太明白

back to back contract的意思是背靠背合同。背靠背合同通常出现中介关系当中,中介人与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各签订一份合同,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是不能见面的,中介人同时受这两份合同的约束。其实就是你的客户和你的供应商互相不知道对方是谁,全部信息和合同经过你手这边。方便操作项目的一种模式。背靠背合同1、背靠背合同通常出现中介关系当中,例如运输、各类中介等等。2、中介人与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各签订一份合同,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是不能见面的,中介人同时受这两份合同的约束,就是背靠背合同。3、例如: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一方面向船公司订舱,与船公司签订运输合同,接受船公司签发的提单,双方法律关系受合同(主要体现在提单)约束。同时,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接受他人订舱,并签发自己的提单。因此,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在一次货物运输中受两份合同约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背靠背合同”。4、这类合同的一个特征就是:通过背靠背合同的信息不确定性从而获取中间价差实现盈利。5、这类“背靠背”合同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其受到两份合同的约束,但是当然其收益率较高,因为无物料成本。拓展资料:贸易类型有哪些?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补偿贸易、三来一补、协定贸易、边境贸易、暂时进口、转关、许可贸易、通关、对销贸易、易货贸易、深加工结转。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2、出口贸易(Export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I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请问转口贸易中,先收后支和先支后收是什么意思啊?

先收后支 就是收到客人货款后在支付给供应厂商先支后收 就是先垫付货款给供应商在从客人那里收钱

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就性质而言,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而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的主权国家是不受其他国家干预或限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国家,比如中国,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的关境以外。扩展资料: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区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1、数量不断增加最典型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迅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2、功能趋向综合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早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因此,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什么意思

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区域。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实行自由贸易的实验区。

什么是进出口贸易?

1、进口出贸易有限公司是指这个公司自己有进出口权利,可以进行独立操作,不依赖于其它外贸公司。自己可以核销,可以退税等等。2、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实质就是贸易中介,帮出口方或进口方解决通关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报关、报检、申请批文、办理付汇等等。3、当然,现在的贸易公司做的都很广泛,除了一般贸易还有加工贸易、国内贸易等等,如果是做代理,就收取手续费,如果代理产品的也有一定的产品利润空间。4、操作模式:进出口业务,将国内,国外的货物买进,卖出,做进出口厂商的代理,从此业务中收取佣金,帮助国内企业进行跨国采购。5、各种进出口商品的品质、卫生、安全质量检验(包括感官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微生物检验);6、出口货物承运船舱、车厢和集装箱的有关清洁、卫生、密固、冷藏效能等适载条件检验,以及积载鉴定和监视装载。7、进口商品在生产国或装运地检验或代办委托国外检验机构进行装运前检验。扩展资料:国际贸易分类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引进到该国市场销售。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该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其他国家市场销售。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A国的商品经过C国境内运至B国市场销售,对C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4、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对于卖方而言,就是出口贸易,对于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5、此外输入该国的商品再输出时,成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商品在输入该国时,称为复进口。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三、按贸易参加国的数量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1、双边贸易是指两国之间通过协议在双边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双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从另一方的进口,这种方式多实行于外汇管制国家。另外,双边贸易也泛指两国间的贸易往来。2、多边贸易也称多角贸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进行互有买卖的贸易。很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多边贸易表现的更为普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

三方贸易是什么意思?怎么样操作?

三角贸易指通过协议在三国之间互相搭配商品保持贸易收支平衡的贸易。它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不能实现平衡时,把两国贸易扩 大到第三国关系上产生的。这种贸易比双边贸易较有利于互相调节,解决外汇支付上的困难,是双边贸易的扩大。它具有多边贸易的一切特点,其性质属多边贸易。三角贸易的处理程序:贸易商于从事三角贸易之时,应将有关贸易的双方国别、货品名称、规格、交易内容、买卖合约、运输方式,以及为何须经由我国始能完成交易的原因详说明。并须检附有关单证,函送国贸局第三组审查,如经核准之后,转请中央银行外汇局接办(此不用输出入境签证)。中央银行外汇局于接得外贸部通知后,即可指定国内外汇银行专案处理。其要点如下:①外汇银行凭买方开来的L/G,另开L/G给生产国的发货人,请其径行发货。②接受国外信用证与开发信用状至国外,其所来往的指定银行,必须为同一银行,以利处理。③交易条件,应以C&F或CIF为准,并需以同一货币报价。又三角贸易的货品,如须暂时卸入保税仓库者,也应依规定径向海关当局申请核办。以上是对“三角贸易”这个名词与概念,扼要地提出说明,目前因为我国并未极力提倡三角贸易,国内贸易业者对此认识不深,加以其他种种法规未能密切配合,一旦从事三角贸易则会发现困难重重。不似新加坡,由于是自由港,并无进口税的顾虑,所以,比较能放胆进行三角贸易,而且已经有所成就。我国企业家如果还在画地自限,势必无法在三角贸易方面取得成果,这等于自己扼杀了一条生路。扩展资料:三角贸易的方式三角贸易的方式,共有下列二种情形:①实际货物通关进口后,再运出口者,此是转加贸易。②货物实际并未在我国进出口,径由生产国直接运交买方,但是单据文件之押汇或托收则经过我方厂商的处理者。此种仅为单据流转(Documents Process)而已。对于前者,由于弊多于利,不宜准许,而后者,则可逐案加以考虑。事实上,目前从事三角贸易的业者,大部分也以后果者(Documents Process)。例如:香港是三角贸易的佼佼者,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贸易商也多从事三角贸易者,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从事三角贸易的方式均如出一辙,都有以Documents Process居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角贸易 (第三方物流)

请教先收后支的转口贸易什么意思?怎么衔接买卖双方?

“先收后支的转口贸易”是外汇核销上的概念。----指贸易中先收到下家的货款后再支付上家的货款。反之就是“先支后收的转口贸易”就这两个概念,结合业务情况作选择。

请问出口贸易中的转场是什么意思?

以香港公司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转口贸易的操作: 假设你的上海公司主要的客户来自美国,给到你现在有一笔100万美金的服装定单,假设这批服装的成本是60万美金,那么你上海公司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自营进出口权,本身也有工厂,可以自产自销的2)没有进出口权,在国内工厂采购好后,全部委托外贸公司出口;先说第一种情况,原先的操作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双边贸易,上海公司直接上海报关出口后,美国收到货以后直接T/T回国内,那么暂不计其他成本,你上海公司就会有一个40万美金的利润,会以33%的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不计其他应课税,税收已经很高,另外,中国仍旧有外汇管制,即使企业有进出口权,有美金帐户,给到它,也是有限额的,额度会按照你的出口额来确定,也就是说超过美金帐户额度的外汇打进来,仍旧会结汇成人民币,承受结汇损失,相反,进口付汇时,支付超过帐户额度的美金出去,也是要通过向银行购汇来实现,那么一进一出,给到企业一年下来的结汇损失也是很大的。现在如果你有香港公司,那么首先你可以用香港公司的名义接下美国客户这100万美金的定单,因为你的香港公司本身不涉及生产,那么它就向上海的公司做一个采购的动作,相当于“洋行”,也就是中间商的角色,采购合同的金额一般不能低于60万美金的成本,否则就会牵涉到一个反倾销,这边假设是70万的采购合同和上海签,那么合同的问题清楚后,大家就会考虑贸易当中的物流和资金了,先说物流,货的走向仍旧是上海发往美国,具体的操作你上海公司有进出口权,首先拿着他和香港公司的合同去报关,很多人会问,我的货是从上海买给香港,可以直接运去美国吗?这里我们要给客户解释清楚,我的合同上面指明收货地点是美国的某个港口,只要你指明,去海关报关是没有问题。因为我把我的货运去那里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只是两个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去海关申报好你货物的产品、数量、价值、运到那里,原产地证书后,全部文件齐全了以后,你这个货物才能够交给船务公司,来帮你做个SHIPPING的动作。没有这些东西,船运公司是没有人敢接这个单的帮你运走,没有报关就是走私,所以在你找船运公司之前,你要去做好整个报关的程序。报关完交给船运公司,你货运到码头口,船运公司装船集装箱,上船,买保险,开船,运走。那么船运走的时候,船运公司有个收货单交给上海公司。上海公司把单据速递给美国。但是因为这些单上面所有签收的单位都是香港公司,所以这个时候他必须做一个背书的程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改提单的程序,就是改一个提货人,那么,客户要是问,那我的货要是去到香港改提单那不是很麻烦?其实这是不需要的,这个货不去香港,这个香港公司是你自己的,这个改提单其实就是你自己改。我自己把提单一改做个背书,背书后我把单据速递给美国,美国客户到时候去码头就能收货。那么资金流呢,首先美国客户收到货后会按照和香港公司签的定单将100万美金T/T到你的香港公司帐户,然后香港公司再会按照和上海公司签的采购合同,将70万美金打回国内做外汇核销,这个步骤操作好后,你的上海公司的税基就会由原来的40万美金降低为10万美金,而另外留存在香港公司的30万美金利润,通过海外利得申请后是不需要交纳任何税收的,给到你的税务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在香港帐户中的钱怎么用呢,分两种情况,1)如果你的帐户是开在香港的,你的钱是自由的,可以取现,在香港没有外汇管制。2)如果你的帐户是开在国内的离岸帐户,它等同于在境外开的银行帐户,帐户内资金可以自由汇给国内、国外、公司、个人,无须提交任何政府批文,报关单,核销单,发票,合同等,相当于个人钱包,外汇进出自由,任意支付,包括收取外汇个人佣金,因为属于境外帐户所以不受大陆外汇管制,不受到截汇,对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如:转LC、收TT都是非常方便的。另外,有些朋友可能是以信用证来结算的,其实也一样可以操作,美国客户首先在当地找个开证行,先开一张100万的LC给到香港公司,收证行收到100万LC。但是收证行收到这张LC=废纸(通常LC都会有一张,跟单的LC,什么是跟单,就是有条件可拖收的LC)也就是说它要在有某些条件下才能兑现。通常的条件最起码有收货单,有验收单,有确认单。有这三份美国给他的他才能收。美国把收货单,有验收单,确认单速递给香港公司,香港公司把这些单据给收证行。收证行看到单证齐全了,看到和信用证条款一样齐全了,银行才兑现100万,100万进帐,这些步骤其实在大陆都可以完成的了。给到你国内的采购商上海公司会有两种情况 1)有钱,先让工厂来生产,不需要马上兑现100万2)没钱,先开张60万LC给工厂,工厂才能做货。60万现金或相关的抵押放在银行,银行会帮你开张新的LC,不能拿原先100万LC做抵押;但若上家开来的LC是可转让信用证,该工厂也接受可转让信用证,那客户就可以那着着100万LC在银行做转让,让这个信用证做母证,做抵押。转开60万的LC给下家,这个时候他就不需要拿任何钱出来。但前提是这张LC必须是可转让LC,这样整个信用证的操作就完成了。 第二种情况呢,很多个人SOHU贸易基本都是这样的,没有自营进出口权。工厂买货后委托外贸公司做出口操作,仍旧是接美国客户100万订单服装,成本仍旧是60万。这中间外贸公司任务非常简单,也就是帮你处理了出口的物流和资金的结算,外贸公司帮你报关出口到美国后,首先结算的时候,你的美国客户先会结算到外贸公司,打过去100万美金,然后外贸公司再帮你进行人民币的结算。我们当中一些成本包括其中的代理费,手续费先不计算那么给到你一样是40万美金的利润。现在有个香港公司的话,香港公司先和美国客户签100的订单,然后,香港公司会和你的外贸代理签订一个70万美金的采购合同。也和上面介绍的一样直接改提单发货美国后,美国的客户收到货就会根据合同把100万打给香港公司帐户,你的香港再按照采购合同将70万打给外贸代理公司,进行外汇核销。再由外贸公司和原先一样来和你进行一个结算。但这个时候因为不是100万美金打回来,而是70万美金兑换成人民币帮你结算,这种情况下给到你国内的公司就会有原先的纳税基数40万降到10美金。另外30万美金利润就留存在你离案帐户里面,也同样起到了降低税务成本的作用,对于你从事贸易的初期,更快的累积资本其实更为重要。 最后讲一下退税的问题,很多人担心,多了香港公司后会影响原来的退税,其实是不影响的,退税是退增值税,一种是按成本退税,那么这种情况的退税对客户来讲是没有影响的,另一种是按出口额退税,增少,退少,利润拆份。转口贸易其实还是节省了支出!{ 。进口相对出口当中涉及的因素更多一些,涉及到一些关税的问题,你产品增值税的情况,包括针对不同的产品,国内给到他纳税的条件也是不同的。比方说有些公司进口某些器材就不需要纳企业所得税,而是按照内销国内的售价按千分之六,交纳一个销售税。有些企业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的,也不需交纳增值税的,所以给到不同的公司做不同的产品,税务的情况是不同的,但是你可以用香港公司来调整一个进口的价格,随之相应的关税,增值税和所得税也会改变,使到你的整个税务成本最小化.

什么是保税区转储贸易?什么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保税区转储贸易指2个不同保税区之间货物的流转,可以用转关来实现。保税区仓储转口指从境外存入保税区和从保税区 出境的仓储货物。

口岸贸易、转口贸易是什么意思?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转口贸易有货物集散地、仓库、堆栈之意,它属于再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中间接过境的一部分。物流加工作业原本是在工厂操作,但由于市场的竞争激烈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快,导致货主无法在第一时间将所需货物投入市场。而金源通物流在各地设有物流中心,可以代替货主在异地进行产品的加工服务。同时,减少了货主对产品加工方面的 固 定 投 入(人员和设备),缩短了生产周期,避免了产品外调所需的成本。

贸易术语cif和cfr中买卖双方分别承担什么风险(要重点)急急急~

两个贸易术语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运费。CIF是成本+保险+运费,而CFR是成本+运费。主要作用: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由于每一种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的义务都有统一的解释,有利于买卖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日成交。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各种贸易术语对于成本、运费和保险费等各项费用由谁负担都有明确的界定,买卖双方比较容易核算价格和成本。扩展资料:术语变形:(1)FOBLinerTerms(FOB班轮条件):装船费用按照班轮条件办理,卖方只负责将货物交到码头港口,装卸及平舱理舱费均由支付运费的一方----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2)FOBUnderTackle(FOB吊钩下交货):卖方承担的费用截止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有关装船的各项费用一概由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3)FOBStowed或FOBS(FOB包括理舱/船上交货并理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杂货船。(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理舱费用)(4)FOBTrimmed或FOBT(FOB包括平舱/船上交货并平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平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散装船。若买方租用自动平舱船时,卖方应退回平舱费用。(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平舱费用)(5)FOBStowedandTrimmed或FOBST(FOB包括平舱和理舱):卖方必须承担装货、平舱和理舱费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中FOB、CFR、CIF、FCA、CPT、CIP的联系与区别

FOB=FREE ON BOARD不包含运费和保险CFR=FOB+FREIGHT不含保险,含运费CIF=FOB+FREIGHT+INSURANCE含运费和保险都是海运的FCA=对应FOBCPT=对应CFRCIP=对应CIF都是铁路运输

简述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的异同。

一、FOB、CFR、CIF 相同点:1、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水上运输。2、卖方或买方承担的风险享用:FOB=CFR=CIF。3、交货地点相同:装运港船上。二、FOB、CFR、CIF不同点1、FOB买方负责海运费和保险费,CIF卖方负责海运费和保险费,CFR买方负责保险费,卖方负责海运费。2、就卖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而言: CIF>CFR>FOB3、就卖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而言:FOB>CFR>CIF扩展资料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FOB(Free On Board),也称“船上交货价” ,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CFR是Cost and Freight的简称,中文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fob

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有什么异同点?

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有什么异同点? FOB的全文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货(离岸价格),习惯称为装运港船上交货。 按此术语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在FOB条件下,卖方要负担风险和费用,领取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出口手续。采用FOB术语成交时,卖方还要自费提供证明其已按规定完成交货义务的证件,如果该证件并非运输单据,在买方要求下,并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给予协助以取得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 CFR: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CIF: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就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交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应以合同货币投保。 贸易术语FOB、CFR、CIF三者的相同点与异同点(以表格形式呈现) 以《2000通则》为参考,予以分析: 一、共同点: 1、都是最常用的贸易术语; 2、都只能适用于海运或者内河航运; 3、以上述3种贸易术语签订的卖卖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风险划分均以船舷为界,卖方在装运国或者出口国完成交货义务,都是象征 *** 货。 二、不同点 1、价格构成不同:FOB价=生产/采购成本+利润+国内费用,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CFR价+保险费; 2、《2000通则》规定,FOB属于贸易术语的F组(主要运费未付),CFR和CIF属于C组(主要运费已付)。即FOB由买方负责支付运费,CFR和CIF是卖方付运费。 3、C组术语中的风险划分点和费用划分点是分开的,异于FOB。 请问国际贸易术语中FCA,CPT,CIP与FOB,CFR,CIF有什么异同点啊?谢谢啊 FCA: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 适合于任何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运输; CPT:Carriage paid To 运费付至 适用于任何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保险费付至 适用于任何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 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运输;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 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运输;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运输。 FCA,FOB下:卖方必须按照买方的指示交运货物,因是买方订立运输合同和指定承运人的,其风险划分点与费用划分点互相重合; CPT,CIP,CFR,CIF下:卖方必须按通常条件下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在CIF,CIP术语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合同属于装运合同。其风险划分点是在装运港(地),费用划分点是在目的港(地),是分离的。 货运代理中FBO、CFR、CIF3种贸易术语的异同点? FOB 和CFR CIF 的主要不同在于:风险划分不同,FOB的货险为货物上船之前,装上后风险就归买方承担。费用不同,FOB中卖方仅承担装船前的费用,包括运输,清关和一切杂费,上了船啥都不管了,货物灭失都可以收钱。 CFR和CIF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保费,后者加了保险。 货运代理(Freight Forwarder) 货物运输代理,有些是中间商就是自己没有船或者飞机的 或者船公司、航空公司,都是货代。职责是,把委托者委托的货物,通过制定的运输途径,从一地运往另一地,货运代理是为运输公司(海、陆、空)代理收运货物、揽货,从而在完成货主与客商之间的贸易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的公司。 兄弟, 你重复发贴了, 看你这么好学的份上, 我就讲给你听吧 FOB 和 CFR CIF 的主要不同在于, 1.风险划分不同,FOB的货险为货物上船之前, 装上后风险就归买方承担(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吊钩把货砸在船沿上的事,那就看合同有没有明确规定这种风险有哪方承担了,没有就按Incoterms 去做)2.费用不同, FOB中卖方仅承担装船前的费用,包括运输, 清关和一切杂费, 上了船啥都不管了,货物灭失都可以收钱 CFR和CIF的区别在于, 前者不包括保费,后者加了保费, 就这么简单 术语只是一个笼统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约定, 一切以合同条文为准, 合同中未明确例明的才用术语处理, 这样解释明白不 小友呐~~从你的提问看来,外贸这条路,对于你可是紧长紧长呐~~~ 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贸易术语FOB.CIF.CFR的异同点,请详细说明?(大同小易,老记混) 空白处为同上 交货点 风险划分 出口报关责任 进口报关 租船/订舱 运费 保险的办理支付 适用运输 FOB 装运港船上 装船为止 卖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买方 水上 CIF 卖方 卖方 卖方 CFR 买方 记忆说明:C组贸易术语的费用与风险划分是相互分离的,这是C组术语的一个特点。 FOB是卖方责任比较少的一个贸易术语,基本上就是装船之后的责任什么的就算完成了 建议你时常复习一下,然后记忆贸易术语的时候把它们的全称也背住,比方CFR是指Cost and Freight,这样就容易了许多。 还有一些区别,什么装卸费、卸货费,您可以自己总结一下,不要怕浪费时间。 为什么 FOB CIF CFR 是三种最常用的贸易术语 ??? 这几种术语意思分析: 1,适用范围。适合内河或海路运输——这两种运输方式成本低且较便捷,也是最最常用的运输方式。 2,看市场属性。实行当中,多半是为保护“卖家”利益的,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市场,是“卖家”市场占主流的。买家不得不屈从于对自己风险较大的贸易方式。 3,操作流程,比较简单。 以上几点为FOB、CFR、CIF成为常用术语的基本原因,其实最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国际贸易习惯问题。 祝你早点完成作业! 国际贸易实务中,FOB,CFR,CIF有什么异同点 最大的不同在于卖方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FOB,卖方只要保证把货安全装上船就可以了,运费和保险都不需要负责,货物在运输中出现的风险都由买方负责 CFR,卖方要付运费而且要保证货物安全运到目的港,保险由买方负责 CIF,卖方要负责运费和保险,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卖方还要找保险公司理赔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有何异同点? 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买卖双方承担的义务不同,FAS(船边交货)跟FOB(船上交货)是由买方负责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一切费用跟风险。而CIF(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到指定目的港),CFR(成本加运费到指定目的港)是由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风险,卖方承担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运费,(当然在装运港之前是卖方负责一切); 2、风险划分界限不同,FAS是以货物到达装运港指定船边为界,由买方承担装运港到目的地的风险。FOB是以装运港指定船舷为界,CIF,CFR均是以目的港的船舷为界; 3、货物交接不同,FOB,CIF,CFR均是象征 *** 货,因此提交单据给买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装运港或目的港交货后,需提交单据给买方,而FAS属于实质 *** 货,需要将货物运输到买方指定船边才算完成交货; 4、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不同,详见1; 5、另CIF是需要卖方进行海上保险的投保,而其他是不需要的; 6、特别的,由于CRR中,卖方不负责投保,而买方在装运港之后需要承担风险,所以卖方对买方的装船通知就显得非常重要; 7、商品价格构成不同,详见一楼; 二、相同点: 1、均是装运港交货,买方承担装运港之后的风险; 2、适用范围:都适合海运或内河运输。 说明:以上是个人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贸易与实务>(我们有上过这个课)第四章自己概括的异同点,不敢保证完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际贸易中,FOBCFRCIF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CIF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CFR是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2、费用和保险费不同FOB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CIF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FOB术语中的保险费由买方负责办理,卖方应于货物装船前通知买方。CIF术语中保险费由卖方负责办理并支付保险费,卖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保险并将保险单交给买方。FOB价换算为其他价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FOB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CFR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FR价-国外运费。CIF价=CFR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CIF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CFR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3、装船通知告知买方的时间不同FOB和CFR术语卖方在装船前需要告知买方装船内容、装船细节以使买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办理货物的海上保险,而CIF是由卖方负责投保,在货物装船后的几天内告知买方装船通知。按CFR条件成交时,由卖方安排运输,由买方办理货运保险。如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则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货运保险,甚至有可能出现漏保货运险的情况。因此,卖方装船后务必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否则,卖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损失。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FR百度百科-FOB百度百科-CIF

国际贸易中,CIF和CFR有什么区别?

1、价格组成不同CIF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CFR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2、保险办理不同CIF: 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办理保险、支付保险。CFR: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买方负责办理保险、支付保险。3、义务不同CFR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卖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在需要办 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FR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if

国际贸易实务中的FOB和CIF条款的区别

FOB和CIF条款主要有以下区别:一、交货方式不同FOB:装运港码头交货,费用及风险以货物越过船舷为界。卖方负责口出清关手续,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及货物运到目的港码头的各项费用和进口清关等费用。CIF:目的港码头交货,费用及风险以货物卸到目的港码头为界。卖方负责出口清关手续、货物运到目的港码头的运费及保险费(一般险)。目的港码头卸货费及进口清关手续由买方负责。二、索赔难度不同在实际出口业务中若货物已装船,在装运港或运输途中遭受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卖方提交的单据与L/C规定有“不符点”遭到开征行拒付货款情况下FOB、CNF和CIF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在FOB和CNF情况下是买方办理保险,保单在买方手里,保险公司又大多在国外,卖方难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尤其是FOB术语上,卖方要找买方指定租船订舱的船公司/船代理及时准确取证就更难。三、实质不同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FOB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扩展资料:CIF成本费加保险费加运费注意事项:1、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 。2、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被装上承运人船舶时即完成交货。3、CIF通常是指FOB+运费+保险费。4、C&F(CFR)和CIF不同,C&F:cost and freight, 指成本+运费,后面跟目的地港口名称,也就是说运费要算到目的港,责任也止到装货港。5、C&F(CFR)通常是指FOB+运费。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OB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IF

CIF贸易术语和CFR的区别

1、价格组成不同CIF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CFR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2、保险办理不同CIF: 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办理保险、支付保险。CFR: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买方负责办理保险、支付保险。3、义务不同CFR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卖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在需要办 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FR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if

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的不同之处包括哪些?

(1)详细概念不同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插入指定装运港),指卖方以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或通过取得已交付至船上货物的方式交货。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插入指定目的港),指卖方在船上交货或以取得已经这样交付的货物方式交货。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插入指定目的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CIF价=FOB价+I保险费+F运费,俗称“到岸价”。(2)运输责任不同FOB、CFR买方负责运输;CIF卖方负责运输。(3)签订运输合同及支付运费方不同FOB由买方签订运输合同及支付运费;CFR、CIF由卖方签订运输合同及支付运费。(4)报价方式不同FOB:买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办理保险、支付保险。CIF: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办理保险、支付保险。CFR:卖方负责租船订舱、预付运费;买方负责办理保险、支付保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便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FR

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的不同之处包括哪些?

FOB价=EXW(工厂出厂价)+港前费用+代理费+利润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既出厂价是否已经含税,如果是需要退税的,那么一定要让工厂报含税的出厂价,那么工厂可以开增票,然后可以去进行退税。作为代理,退税的钱款是交给委托方,至于最终的归属是谁,就是委托方的权利了。很多人做的是买单出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让工厂出一个不含税的出厂价,同样也就没有退税可以拿了。CFR价=FOB+海运价海运分为整箱和拼箱,整箱的价格现在基本为一周一报,客户需要支付正常的提货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拼箱,拼箱一般只会收取较少海运费,但是客户会支付较多提货费,因此需要咨询货代索取用户的提货费用,然后比较海运费和提货费的费用,最后和客户协商是用拼箱还是整柜,不然可能海运费很便宜但是最后客户的提货费是一个天价,客户拒绝提货甚至损失了这个客户,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需要协商清楚相关的贸易细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CIF价=CFR+保险费由于海运费,港前费用等是无法确定的, 计算起来是件很费事的问题。一般而言,网站上的价格只是为了吸引人而设定的,并不是实价,当老外需要卖价对FOB报价的时候,卖方需要和老外说明由于海运价格等无法确定,需要和货代核实一下再给出具体报价,而如果双方只是通过电子邮件交流,那么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用户需要对CFR或者CIF报价,由于目前海运价很多都是一周一报,所以一定要在货代报给卖家时往上提一些价格,这样才能降低由于货运价格浮动而产生的风险,但是具体的承受能力需要看外商的接受能力。11个术语:EXW、FCA、FAS、FOB、CFR、CIF、CPT、CIP、DPU、DAP、DDP等。11种贸易术语详解A、所有运输方式都适用1、EXW全拼:EX Works中文含义:工厂交货(指定的地点)唯一由买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术语,出货方只需要把货备好,放在工厂或者仓库,后续的都由买家来负责(包括安排拖车进仓装柜,报关,装柜……)此种术语下,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费用最小,买方承担的风险、责任、费用最大。2、FCA全拼:Free Carrier中文含义:货交承运人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方,将已经出口清关的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货物海运销售中,货物在卖方运输工具上备妥待卸并置于承运人或买方指定的其他人控制之时,即完成交货义务。在集装箱运输时,通常在集装箱码头交货,使用FCA。FCA Incoterms2020新调整:交易双方可以同意,买方将指示其承运人在将货物装上船前,向卖方签发并交付提单Bill of Lading。3、CPT全拼:Carriage Paid to中文含义:成本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CPT=FCA+运费卖方将货物交给其指定的承运人,并且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买方则承担交货后的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CPT术语和CFR基本相同,只是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CFR适用于船运,CPT适用于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4、CIP全拼: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中文含义: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CIP=CPT+保险费=FCA+运费+保险费卖方将货物交给其指定的承运人,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为买方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的货运保险,买方则承担交货后的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Incoterms2020中CIP保险投保险别变化:CIP属于下买方投保要投最高险别(如CIC一切险和ICC(A)险),而CIF术语下投保险别要求不变,投最低险别。5、DAP全拼:Delivered at Place中文含义:目的地交货(指定目的地)卖方负责将合同规定的货物按照通常航线和惯常方式,在规定期限内将装载与运输工具上准备卸载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负担将货物运至指定地为止的一切风险。DAP是INCOTERMS 2010新增术语,旨在替代INCONTERMS 2000中DAF、DES和DDU术语。也就是说,DAP的交货地点既可以是在两国边境的指定地点,也可以是在目的港的船上,也可以是在进口国内陆的某一地点。6、DPU全拼:Delivered at Place Unloaded中文含义:卸货地交货卖方在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集散站卸货后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卖方在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集散站的一切风险和费用(进口费用除外)。7、DDP全拼:Delivered Duty Paid中文含义:完税后交货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完清关手续将在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DDP是卖方承担的责任最大、负担的费用最多的一个术语,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缴纳的任何进口税费。B、适合水上运输方式1、FAS全拼:Free Alongside Ship中文含义:装运港船边交货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付至买方指定的船边,如置于码头或驳船上时完成交货义务。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船边(或驳船)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在大宗货物的贸易中,特别是小麦、棉花、大豆、矿石等初级产品贸易中,出口商通常采用该术语。2、FOB全拼:Free On Board中文含义: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时,卖方完成其交货义务。卖方应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交到买方指派的船上,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风险,并及时通知买方。船开后,一切事宜都由买方负责。FOB=EXW+运输费用/装卸费用+货代费(装柜费+报关费等)Ps:本条中风险转移规则已经《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改,装运港货物装运上船后,风险转移给买方。3、CFR全拼:Cost and Freigh中文含义:成本加运费卖方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同时卖方须订立运输合同,支付货物至指定目的港的运费,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限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家。4、CIF全拼: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中文含义:成本加保险费、运费CIF= CFR+保险费=FOB+运费+保险费在CFR基础上,卖方需要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为运输途中货物的灭失或损坏风险办理保险。(本文精选至MIC外贸圈)

贸易术语cif和cfr中买卖双方分别承担什么风险(要重点)急急急~

两个贸易术语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运费。CIF是成本+保险+运费,而CFR是成本+运费。主要作用: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由于每一种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的义务都有统一的解释,有利于买卖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日成交。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各种贸易术语对于成本、运费和保险费等各项费用由谁负担都有明确的界定,买卖双方比较容易核算价格和成本。扩展资料:术语变形:(1)FOBLiner Terms (FOB班轮条件):装船费用按照班轮条件办理,卖方只负责将货物交到码头港口,装卸及平舱理舱费均由支付运费的一方----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2)FOB Under Tackle (FOB吊钩下交货):卖方承担的费用截止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有关装船的各项费用一概由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3)FOB Stowed 或FOBS(FOB包括理舱/船上交货并理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杂货船。(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理舱费用)(4)FOB Trimmed 或FOBT (FOB包括平舱/船上交货并平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平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散装船。若买方租用自动平舱船时,卖方应退回平舱费用。(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平舱费用)(5)FOB Stowed and Trimmed 或FOBST(FOB包括平舱和理舱):卖方必须承担装货、平舱和理舱费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术语

货运代理中FBO、CFR、CIF3种贸易术语的异同点?

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FOB的全文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货(离岸价格),习惯称为装运港船上交货.   按此术语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在FOB条件下,卖方要负担风险和费用,领取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出口手续.采用FOB术语成交时,卖方还要自费提供证明其已按规定完成交货义务的证件,如果该证件并非运输单据,在买方要求下,并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给予协助以取得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   一些国家鼓励出口使用CIF术语,进口使用FOB术语,由本国保险公司和承运人保险或承运。  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FOB术语只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CFR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在《2000年通则》中,明确规定CFR术语只能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如合同当事人不采用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CPT术语。   (一) 买卖双方基本义务的划分   按国际商会对CFR的解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概括起来,可作如下划分:   1.卖方义务   (1)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2)签订从指定装运港承运货物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运输合同;在买卖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港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   (3)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风险。   (4)向买方提供通常的运输单据,如买卖双方约定采用电子通讯,则所有单据均可被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所代替。   2.买方义务   (1)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的一切海关手续,并支付有关费用及过境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   (3)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   (4)支付除通常运费以外的有关货物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包括驳运费和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   (二)使用CFR的注意事项   1.卖方应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按CFR条件成交时,由卖方安排运输,由买方办理货运保险。如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则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货运保险,甚至有可能出现漏保货运险的情况。因此,卖方装船后务必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否则,卖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损失。   2.按CFR进口应慎重行事   在进口业务中,按CFR条件成交时,鉴于由外商安排装运,由我方负责保险,故应选择资信好的国外客户成交,并对船舶提出适当要求,以防外商与船方勾结,出具假提单,租用不适航的船舶,或伪造品质证书与产地证明。若出现这类情况,会使我方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三)CFR的变形   卸货费究竟由何方负担,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订明。为了明确责任,可在CFR术语后加列表明卸货费由谁负担的具体条件:   (1)CFR Liner Terms (CFR班轮条件)   这是指卸货费按班轮办法处理,即卖方负责卸货,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2)CFR Landed(CFR卸到岸上)   这是指由卖方负担卸货费,其中包括驳运费在内。   (3)CFR EX Tackle(CFR吊钩下交货)   这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卸到船舶吊钩所及之处(码头上或驳船上)的费用。在船舶不能靠岸的情况下,租用驳船的费用和货物从驳船卸到岸上的费用,概由买方负担。   (4)CFR Ex Ship"s Hold (CFR舱底交货)   这是指货物运到目的港后,由买方自行启舱,并负担货物从舱底卸到码头的费用。   应当指出,在CFR术语的附加条件,只是为了明确卸货费由何方负担,其交货地点和风险划分的界线,并无任何改变。《2000年通则》对术语后加列的附加条件不提供公认的解释,建议买卖双方通过合同条款加以规定。CIF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 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就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交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应以合同货币投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 。    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  CIF通常是指FOB+运费+保险费。  C&F和CIF不同,C&F:cost and freight, 指成本+运费,后面跟目的地港口名称,也就是说运费要算到目的港,责任也止到目的港。   C&F通常是指FOB+运费。

fob,cif,cfr三个贸易术语的异同点

1,不同:FOB(free om board)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但在与北美国家交易的时候,应在FOB后面+vessel表示船上交货)因此,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口,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即可。之后的运费和保险费与卖方无关.而CFR(cost and freight以前叫C&F,<<90通则>>改为CFR)成本加运费,是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并承担运至指定目的港的运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装运期内装船,通知买方、提交相关单据并负责清关后完成交货义务,不负责办理保险.接下来的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运费加保险.顾名思义就是比CFR条款多负担了一部分保险费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FOB+F=CFR,CFR+I=CIF.另外,与FOB所属的F组(FCA、FAS、FOB)术语相比,CFR,CIF所属的C组(CFR,CIF,CPT,CIP)术语下卖方所承担的责任更大,即卖方都要负贵订立从启运地至目的地的运输契约,并支付正常的运输费用,而且在CIF、CIP术语中卖方更要负责办理货物保险,支付相应保险费.2,相同点:1)这些条款的交货地点都在装运港,而且都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2)即使是CIF负责了保险的费用,但是风险转移都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也就是说,过了船舷,就没卖方什么事情了.(3)为了明确装船费或卸船费的负担问题,也为了让复杂的交易简单化,这三种术语都有其相应的变形。(4)按这些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shipment contract)。

国际贸易中,FOB CFR CIF的区别是什么?

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扩展资料国际贸易术语就是用一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易地点、确定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国际货物买卖中,交易双方分处两国,相距遥远,所交易的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储存、装卸、长途运输,可能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各种外来风险,需要办理进出口清关手续。因此,交易双方除了在成交时卖方要交货,买方要付款,并各自承担自己控制货物时的风险外,还有许多应该分别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承担的责任主要有办理出口、进口许可证手续,办理出口、进口报关手续,装卸运输出口、进口货物,办理货物运输保险手续等。承担的费用主要有:办理进出口许可证须支付手续费,办理进出口报关须缴纳关税,装卸运输货物须支付装卸费和运输费,办理保险须支付保险费等。承担的风险主要有:进出口贸易货物在装、运、卸、贮的整个流转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在一般情况下卖方或买方都已向保险公司办理了投保手续,但是有些风险任何保险公司都不予承保,即使投了保,也存在着保险责任范围外的风险;即使在保险责任范围以内也仍然存在着来不及投保或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不能赔偿的风险。有关上述手续由谁办理,费用由谁负责,风险如何划分就成为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交易双方在洽谈交易、订立合同时必须加以明确的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际贸易术语词条

贸易术语FCA CPT CIP FOB CFR CIF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FOB、CFR、CIF和FCA、CPT、CIP不同点:1、运输方式不同:FOB、CFR、CIF只能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而FCA、CPT、CIP可以用于任何的运输方式;2、交货地点不同:FOB、CFR、CIF在转运港交货,而FCA、CPT、CIP则在指定地点交货;3、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不同:FOB、CFR、CIF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在装运港的船舷,而FCA、CPT、CIP则是在指定地点的承运人;4、使用的运输单据不同:FOB、CFR、CIF使用的是只能是海运提单,而FCA、CPT、CIP使用的运输提单则是视具体情况而定;5、关于装卸费的负担规定不同:FOB、CFR、CIF在租船的情况下,为解决装卸费的负担问题有贸易术语的变形,而FCA、CPT、CIP则不需要为解决装卸费的负担而产生贸易术语的变形。FCA和FOB的相同点是从价格的构成上看都不含有运费和保险费,即运输和保险的手续都是有买方办理的,而费用则是有买方支付的。CPT和CFR从价格构成上看都含有运费,都不含有保险费。CIP和CIF从价格构成上看都含有保险费和运费。

贸易术语FOB CIF CFR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贸易术语FOB、CIF和CFR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CIF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CFR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2、费用构成和报价不同FOB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CFR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CIF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3、保险费的支付和办理不同FOB、CFR术语中的保险费由买方负责办理,卖方应于货物装船前通知买方。CIF术语中保险费由卖方负责办理并支付保险费,卖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保险并将保险单交给买方。4、装船通知告知买方的时间不同FOB和CFR术语卖方在装船前需要告知买方装船内容、装船细节以使买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办理货物的海上保险,而CIF是由卖方负责投保,在货物装船后的几天内告知买方装船通知。

你好,我刚刚接触集装箱贸易这一块,有点不懂的能向你请教么?

你说的这些 是大致的集装箱整个运输过程中,包括陆运和海运的费用,另外还有一些过程中涉及的费用,需要补充的:报检费、验货费报关费、验货费码头和船公司相关费用大致有:港杂费、THC、铅封费、安保费、搬倒费、堆存费大致这些费用,你可以找一家货代公司给你报个价格,有报价明细就能知道所有详细的费用了。

中美贸易战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贸易战一旦出现,短期内难免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2016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的对美出口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赶超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行业会收到影响?金融业:A股承压 避险利好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最后,估计难以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平安证券认为,中美贸易战升级还会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波动。比较受贸易战影响较大的A股板块(申万二级)市值占比,可以发现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板块市值占比均超过1%,家具板块市值占比为0.5%,各行业总市值占比为21.1%。若以市值来衡量板块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系数,则美国在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领域开打贸易战,除了会给相关板块带来利空外,还会对中国的整个股票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广州万隆认为,短期内指数承压走弱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空头加码打压出现大级别恐慌跳水,那么独角兽概念股也会出现强势补跌,所以当前参与概念炒作的投资者要多留一个心眼。而没有吃到这块蛋糕博弈其他题材的投资者也不要急于抄底,更不可一下子把仓位打满,暂时以控制仓位和防范风险为上。但与此同时,风险偏好下降,对于黄金、债市等避险产品来说则是利好。截止昨日11点,伦敦金较开盘时上涨近10.7美元。农业:从中国反制行动中受益中国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猪肉产品关税大幅提高,不仅让股市的猪肉概念板块大涨,对于经营生猪养殖的企业来说,也是实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种植户,也将从关税提高中受益。家具行业:产出规模或下降15%家具、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和电器设备制造,这几个行业的毛利率几乎全部低于45%。因此,如果美国征收45%关税,对美国的出口或将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家具行业受影响最严重,产出规模下降15%,另外三个行业产出降幅也将超过5%。高新产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此次贸易战背后的原因:既有特朗普的政治诉求,也有限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相关的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年2月2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2018贸易政策纲要暨2017年度报告》,其中称,“要确保美国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获取我们知识产权竞争对手的影响。对此,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以阻止中国通过不合理及歧视性措施获取(美国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之争,技术密集型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而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罗伯特 莱特希泽透露的消息印证了这一点,其提到此次关税的征收对象包括航空、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以及高科技产品等。近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在高压输电、高铁、可替代能源汽车和超级计算等领域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就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在现阶段还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如果此次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发酵,我国的高新技术行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国内企业面临的动荡行业的动荡必定也会影响国内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企业。根据美国展开的“双反”调查,此次中美贸易战中受损的除竞争激烈的钢铁行业外,还有电子设备行业和机电业,而中国的电子产品不仅在出口产品占比中名列第二,也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种类中属对政策敏感度最高的,所以此次贸易战的打响很可能为中国的各大知名电子企业带来较大的动荡。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首钢、鞍山钢铁、武汉钢铁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3月21日,中国钢铁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有关规定,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展的调查,裁决是否侵权以及是否有必要采取救济措施的一项准司法程序)全部胜诉,可谓避开了中国钢铁行业的一场大危机,但在刚松口气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贸易战又再次让钢铁行业陷入复杂的局面。化工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中化、万达控股、上海华谊、荣盛石化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化工企业与钢铁企业常常被同时提及,而在这次中美贸易战中也不例外。不过相比钢铁行业,化工企业受损程度稍次,且对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业中也不及电子产业。纸制品企业晨鸣纸业、福建恒安纸业、广州维达纸业、广东中顺纸业等。纸制品在国内的骤然提价各位消费者都有目共睹,而平时生活中所用的“清风”、“心相印”、“维达”、“洁柔”等知名品牌均出于以上几家知名企业。相对纺织类和农产品的出口,纸制品的出口相对不利,但由于行业敏感度较低,所用负面影响有限。各大纸制品企业或需调整政策或需转型来应对难关。服装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公司 、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服装行业在我国出口行业中占比靠前,但在此次中美贸易博弈中因行业敏感程度高而备受关注,出口前景较为严峻。中国贸易战多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负面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也可以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关系,这类产品的确容易对美国同类企业产生冲击。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借此契机,通过技术升级和转型,提高知识价值和产品科技含量,使得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再只靠价格,这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军工企业中核工业、中核建设、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国电子等,基本属于中国十大军工企业,为国有企业。贸易战对军工企业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贸易博弈或外交关系的悲观预测上,但不可否认贸易上的冲突升级会为军工企业带来商机。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被看好的情况像是对贸易战压力下激发出的“智造升级”的乐观预测。新能源涉及范围较广,像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等都是热门项目。

中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

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中美之间,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由“市场说了算”,是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样的汇率水平下,中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是顺差,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这充分说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顺差就会多。“美方要解决美中逆差问题,不应从削弱中国对美出口入手,而是需要美国企业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有两个领域最具出口竞争力,一是农业,由于自然禀赋优越,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二是高新科技行业,但在这个领域,美国是限制出口的,尤其是限制对中国出口。“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钟山说,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扩展资料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多的原因: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包括美国在内的外企搬到中国来生产,然后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在这种模式下,即使许多商品在中国并没有产生统计数据中显示的附加值,但在外贸统计上就算作中国的外贸顺差。另一方面,不只对中国,美国对全球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表示,美国与100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逆差。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参考资料: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人民网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争端(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比较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应答时间:2021-09-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中美贸易战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占据道义制高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美国带头破坏国际规则,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国际秩序搅局者、世界经济破坏者的霸蛮形象。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反击美国的同时,顺应全球化趋势,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公道自在人心。一段时间以来,为中国说话的人多了起来。比如,有德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早已立足于世界经济,不仅展示着勤奋,也掌握了技术,想阻止中国发展技术不可能,也没道理。”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认为中国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开放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美国发动贸易战,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指出:美国需要对给世界贸易体系造成的“关税之伤”承担后果。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已发出警告,全球贸易体系正在开始动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国民在买单。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美国将成为全面贸易战的最大输家。2、合纵连横。打赢中美贸易战的一个基本战略思维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有西方学者分析说,中国很幸运,作为老大的美国,不但没有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中国,反而以发动全球贸易战的方式和中国开打。美国在贸易战中剑指中国,四面出击,自我孤立,显然犯了兵家之大忌,使中国有机会化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为合纵连横提供了可能。第一,美国与其西方盟友已心生嫌隙。先是在价值观上与欧盟不同调。欧洲在人权问题上一贯高调,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放弃人权外交。在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引用232条款对加拿大、欧盟、日本等铁杆盟友加征钢铝产品关税,六亲不认,尽显霸蛮姿态。加拿大、欧盟对美国反制裁,提出的报复清单接近3000亿美元,日本随之跟进。尽管最新消息是美欧就停止贸易战达成共识,但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看,美欧经贸关系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第二,对印度、南非等新兴国家加征钢铝关税显现战略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行“印太战略”,拉印度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伤害印度利益,迫使印度对美反制并调整与中国关系。第三,捅中东“马蜂窝”导致麻烦缠身。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造成新的危机。在搅动叙利亚战局的同时,不顾相关国家反对,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军事打击,与伊朗关系剑拔弩张。中国在贸易战过程中,一方面与美国针锋相对,一方面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一是调整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二是将争端诉诸世贸组织,寻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舆论支持。三是在反制美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同时,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国家大豆和动物饲料的进口关税。四是继续推进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进行的自贸区谈判有13个,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研或升级联合研究。3、精准打击。利用好贸易战的“飞去来器”效应。我国货物出口的40%、高科技产品出口的2/3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转化为对自己企业的“制裁”。因贸易战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已开始减产或裁员,有的企业正在谋划把生产线迁出美国。美国商会发出警告称,共计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可能面临风险。针对美国痛点进行“定向打击”。中国对等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业遭受较大损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给农场主补贴。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汽车对华出口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扩展资料:进行中美贸易战的原因或者说,这场贸易战能不能避免?结论是:不以我方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不打。1、打不打的主动权不在我方。美方主动挑起争端,步步紧逼,极限施压和讹诈,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蛮横无理。打不打贸易战,显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面对直奔而来的制裁大棒,中国只有两条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的霸凌,从此忍辱负重;要么进行反抗,树立应有的大国形象,让对方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2、就贸易战的性质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贸易战不同以往,不局限于贸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略博弈。我国历来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贫穷落后时不妥协,现在发展起来了,更没有理由妥协。3、就特朗普这样一个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他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谈判看成是一笔“大生意”。4、美国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强。美国历来欺软怕硬,“拣软柿子捏”是美国的历来做法,“不撞南墙不回头”是美国的习惯性思维。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美贸易战:挑战和机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局】中美贸易战,中国态度坚决,初战告捷

中美贸易站对美国旅游业有影响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尼克松上任后对基辛格说,我们应该尽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可能性。然后国务卿罗杰斯让尼克松这是他对我们的第一次陈述。声明称,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核能力,美国期待与中国进行有益的对话,建立建设性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一政策,尼克松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信息。1969年,他会见法国总统戴高乐时,请戴高乐转达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他也希望尽快结束越南战争。后来,通过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向中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同年,美国放开了对美国公民的限制前往中国,还解除了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允许向中国出售非战略物资。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9月,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上说,如果在我死前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中国。接着,在欢迎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的宴会上,他第一次使用了人民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这个时候中国也急需改善外部环境,因为中苏关系在这个时候破裂了。1958年,苏联提出在我国建立长波电台,随后又提出建设港口和建立联合舰队的要求。苏联美国扩张的企图遭到当时领导人的严厉拒绝。随后,苏联暂停对华核援助,中苏关系出现裂痕。60年代初,矛盾逐渐升级,赫鲁晓夫单方面提出撤走所有在华专家,撕毁了双方签署的数百项合作协议。1969年,对抗升级,两国在边境发生了一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驻扎了21个师。当时我们也面临着印度、越南等问题。美国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机会。1968年7月,基辛格提出,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有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可以为美国提供更多可利用的机会。面对美国的积极信号,我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启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在那年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两位领导人对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1971年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接到访华邀请,对来访的美国队说你揭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关系的新篇章。这句话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我们在电影《阿甘正传》中看到了这个经典镜头。美国杂志《时代》评论说:这一声巨响让全世界都听到了。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隔绝,然后中国通过巴基斯坦对美国说:我们愿意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或国务卿的特使,甚至总统本人。听到这个消息,尼克松欣喜若狂。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中关系已经破冰。1971年,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先去了巴基斯坦,然后以胃病为由突然消失了。在巴基斯坦政府部门的安排下,他和几名助手悄悄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到达北京后,他与当时的总理举行了秘密会谈。接着在1971年7月,中美宣布基辛格同时,宣布尼克松访华他计划同时访问中国。这无异于让全世界大吃一惊,而当时美国公众都在希望尽快结束越南战争。看到这个新闻可以说是举国欢庆。1972年2月,尼克松实现访华。在他离开之前,他说这将是一次和平之旅。这次访华受到了领导人的欢迎。在宴会上,尼克松说过去,我们曾经是敌人随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澄清了双方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的原则和分歧。双方同意各自的社会制度不同,应尊重各自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互不干涉别国内政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同时,对台政策也在会上公布。这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尼克松虽然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但未能进一步推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次访华更具象征意义。中美之间真正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卡特是时候了。卡特就任总统后,决定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然而,直到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大战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台湾问题才有了新的突破。他认为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比台湾问题更严重,所以他收回了台湾美国的军事援助和设施,取消与蒋介石的安全条约,并终止与蒋介石的官方关系。于是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后来,卡特总统应邀访问中国。正式建交后,双方签署了35项条约、协定和议定书,在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1.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需要我们发展经济。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当前位置妥善处理中美关系意义重大。1.可以消除东北亚地区双方军事紧张的气氛,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和整个世界的和平;2.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中国美国处理台湾地区问题、西藏新疆问题、南海问题等。也就是保卫中国国家统一和安全;3.有利于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可以实现经济双赢;4.美国解除对中国的技术和军事封锁是有利的。2.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2017-2019年美国旅游业的发展。据我所知,2017年到2019年美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非常好。世界上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仅美国之行每年就为美国旅游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收入。2019年,美国政府开始散布武汉病毒谣言,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旅游业损失惨重。3.中美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蕲春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酒店,中美酒店,李时珍假日酒店。这些都不错,而且都是按照三星级标准建造的!4.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论文2009年十大旅游事件是:1.两岸定期直航开启台湾地区热游。8月31日,两岸定期直航正式启动。随着旅游条件的放宽,定期直航和旅游价格的大幅下降,台湾地区迅速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将达到60万人次,增长超过200%。2.上海迪士尼项目已获国家批准。11月4日,上海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经过中美双方多年的接触和谈判,这一项目于2009年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迪士尼正式落户上海。3.旅游券在各地很受欢迎。在2009年。旅游优惠券和熊猫卡成了流行的旅游词汇。据初步统计,今年中国已有数十个省市发放了总价值数十亿的旅游消费券。其中,成都发行的熊猫卡和发行的200万张免费门票5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正式实施。许多潜规则包括零负团费、强制购物、换团等行业的。实施以来,旅游行业优胜劣汰加速,低价竞争得到有效规范,旅游消费透明化,优质旅游已经进一步升级了。6.东航上航合并民航业重组。2009年,中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民航业展开深度行业调整,国有航空公司获得政府注资和并购重组。从7月13日重组方案公布到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东航和上航确认将实现合并重组。7.四川美国旅游业已经完全恢复。2009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川旅游业实现了三大市场增长: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在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的不利影响后,总体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大部分受地震影响的景区通过恢复重建已超过震前水平。8.高速铁路相继开通短途线路。2009年多条高速铁路开通,在中短途线路上与民航展开了强有力的正面竞争。11月16日,重庆至成都航线正式停航。航空公司增加了空中快线来降低票价。对于旅行者来说,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交通成本大大降低。9.国务院发布《旅行社条例》确立旅游业的战略支柱产业地位。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旅行社条例》,旨在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中国新一轮的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0.甲流冲击旅游市场。今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给旅游业特别是出入境旅游市场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刺激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纷纷推出更多价格优惠,多条出境线路价格达到历史最低。5.中美关系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其关键条件是:大力稳定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关系总体格局。首先是稳定大国关系总体格局,特别是尽力遏制中美关系持续下滑的趋势。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关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还要注意反击美国的节奏、措施和重点,同时要继续弘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占领两国关系的道德制高点。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和欧盟核心国家的关系,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把东北亚和东南亚放在周边外交总体布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大力推进次区域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最后,是进一步提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关系质量,努力构建内涵相同、形式不同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夯实中国总体外交。6.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哪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因为过去山区交通很不方便,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只从发展旅游业开始,山区的农产品销往城市,农产品价格飞涨。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也卖得很好。这使得山区从p

猪肉贸易逆差的影响

1995年开始实施的SPS协议,对中国畜产品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每年各国都会向WTO提出多项SPS通报,既有紧急通报也有常规通报,SPS通报的数量逐年上升,1995年WTO收到的SPS通报数还不足200项,到2013年已达到1634项,其中中国畜产品可能受到影响的SPS通报为351项。中国畜产品受到SPS通报影响较大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这些国家同时也是中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许多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和环境安全,对进口畜产品制定了强制性的检验检疫标准,利用这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阻止国外畜产品进人本国市场。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检验检疫仪器设备先进,在农药残留、动物疫病、特定动物物种的影响等方面制定的标准要比中国的标准要求更高、更严格,使得中国畜产品往往因达不到进口国的检验标准而被退回[2。此外,SPS协议中的部分原则,如非歧视多边原则、标准国家化原则、科学原则等,已被很多国家合理规避,这就使得SPS协议日益成为广泛应用的隐形贸易壁垒。以标准国家化原则为例,由于各国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势必使得技术标准化在各个国家开展的程度参差不齐[31。各国政府及相关的检验检疫机构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自行决定制定何种水平的技术标准、由哪个机构来评估进口产品是否合格。SPS措施的滥用势必对中国畜产品的出口带来更加消极的影响。

该怎么看待,美国贸易逆差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这件事?

2008年美国贸易逆差创近年来新高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人口统计局的数字,2018年美国贸易逆差为621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690亿美元,创下10年来的新高。其中,货物贸易逆差8913亿美元,创下美国建国以来的新高(服务贸易顺差)。这一数字至少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特朗普主动挑起贸易冲突缩减贸易逆差的做法,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018年开始,特朗普通过主动挑起贸易冲突的方法,努力缩小美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进而缩减贸易逆差。但是特朗普这一做法,招致了贸易伙伴的普遍报复,严重扰乱了美国多年来形成的供应链体系。特朗普主动挑起贸易冲突大半年来,许多美国商品的成本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竞争力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2018年美国对其他国家出口总额下降了7%,这其中就有特朗普的“功劳”,也让发誓缩小美国贸易逆差的特朗普很没有面子。 另一方面,糟糕的贸易数据并没有对美国经济走势产生太直接的影响 。虽然美国对外贸易在特朗普错误政策的影响下进一步下滑,但是美国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得贸易逆差并没有对美国经济太过严重的影响,也就是说特朗普并没有在错误中感觉到疼。受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刺激,201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呈现加速上扬的走势,美元也随之走强,国外产品对于美国企业更加便宜。美国企业选择从海外进口更多的基础产品,对于特朗普准备征收高关税的产品,美国企业也采取提前大规模进口囤积货源的方法进行对冲。 这种做法使得本应该受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成本上升的美国企业,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才出现美国贸易数据糟糕,经济数据比较亮眼的一种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不会一直维持下去,当大规模减税的政策效应逐步递减之后,糟糕的贸易情况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认为自己还能够支撑特朗普,2019年一定会延续这种贸易战的做法加速改造国际贸易体系。而主要目标很有可能,就是他一直认为在 汽车 贸易中占了美国大便宜的欧盟和日本。 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说明了特朗普对贸易逆差存在误判。 有种观点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意味着特朗普贸易战的失败,我认为并不准确,因为特朗普政府在刚过去的贸易战第一阶段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战术目标。 但他最看重的"贸易逆差“指标的扩大说明了他对贸易逆差存在误判。他认为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是: 一些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全部从外部找原因而不愿正视自身的结构性问题。 特朗普政府如何减少贸易逆差呢? 无非就是打压主要贸易伙伴对美的出口,而要求主要贸易伙伴扩大对美的进口。 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说明了贸易战的错误。 在特朗普的全球贸易战下,主要贸易伙伴降低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减少了非关税壁垒,扩大了对美国的进口,为为什么贸易逆差反而增加了呢? 这说明了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错误。为什么别国对美国的出口多?这是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 美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低储蓄、高消费,在国际产业链又处于高端,只能大量进口,贸易逆差不过是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各自产业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自1971年以来美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7年与102个国家存在贸易逆差。曾经有一句话“中国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一架波音737”,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为什么美国对别国的出口少?一方面, 这是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变化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出口管制的结果。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打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光是一架波音飞机就要在几十个国家协同生产,很多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是美国企业生产的反映,大量的利润最后回流到了美国。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出口管制,别的不说,美国你卖个几十架F22给我们,中美的贸易逆差能缩小多少?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松至对法国的水平,贸易逆差可缩减35%。 尽管如此,现在的特朗普仍然自我感觉良好,贸易战还将继续,而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也将是必然的结果,但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 据美媒报道,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网站于3月6日发布了美国最新对外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高达8913亿美元(不是6000亿)。造成如此巨大的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解读这一数据呢?不需要使用什么高深的术语,神码君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美国贸易逆差” 是怎样产生的。 一,“无心插柳柳成荫”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效应,增强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但消费者第一选择就是“物美价廉”的商品。 任何政策都会产生双面效应,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吸引了大量制造业回归美国,创造了几百个新的工作岗位,相当一部分美国中下层人民有了工作,他们终于有钱买东西了(消费)。美国也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低收入群体,他们也想过上美好的生活,有了工作有了钱,就可以给老婆子买新衣服,买新玩具,买好吃的,买物美价廉的新家电和电子产品(中国商品)。吃饭穿衣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消费无罪,物美价廉的商品无罪,尽管美国政府实行制裁性关税,但老百姓有限的钱包可不认这个,他们非常需要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商品)。生存永远大于政治,尽管美国政府费尽了心机,但是它的“贸易指挥棒”却指挥不了美国人的钱包,同时它也阻止不了美国中下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可怜美国普通百姓啊,为买上一件物美廉价的商品,他们宁愿排很长时间的队。 美国俄勒冈州里德学院经济学家克劳辛评论说:“只要消费多于生产,所有的国家都会出现贸易赤字……当我们通过借贷来支持减税时,就像我们在《减税和就业法案》中做的那样,这种失衡会恶化。”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位太经济学家抱怨的是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即企业家和个大规模减税让美国百姓钱包鼓起来,钱多消费就多,消费多进口就多,进口多就增加贸易逆差。美国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高 科技 产品、能源、矿产及农业产品,而美国则需要进口大量的日常消费品及电子产品。不可思议吧,这完全是右翼经济学家的观点,他把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归结于“消费需求”。荒唐,难道美国人不吃不喝了才好吗?这位“深院式“(不察民情的学究)经济学家其实比特朗普更不懂经济。美国也有如此“高”水平的“砖家”,可见美国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

德国对外贸易基本特征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政策 德国政府强调:“联邦政府应始终将发展对外贸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号召要使德国经济“走向世界”。贸易活动主要由企业自主进行、政府的职能重点在于实行宏观调控,同时在保证企业外贸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建立并扶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集团和大财团。尤其是促进以化学、钢铁、电气、汽车和航空、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重头产品的企业集团和财团。《公司法》中规定:禁止设立资本额低于50万马克的股份公司;加强大企业之间的合并和对小企业的收买、兼并,同时对这些收买和兼并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德国中小企业大多从属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这些大企业集团和财团日益向多样化和跨国经营发展,成为德国“走向世界”的先锋。二、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出口。实行优惠税率或免税,给予出口津贴、发放出口信贷、建立国家担保出口的贷款制度,以及对遭遇风险的出口商给予补偿,多次运用汇率杠杆促进出口贸易。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并通过国家间签定双边和多边互惠协定,为本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德国加入了如国际清算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际互惠组织,并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出口商品结构。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开发新产品,促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五、建立外贸服务机构,为企业走向世界服务,这些机构大致有三类:进出口银行、外贸保险公司、外贸商情咨询机构。总之,由于德国政府在上述各方面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环境中比较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的外贸大国。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联邦德国进出口区域主要在欧洲。1991年欧洲各国在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0.4%和72%。德国头12个主要进口伙伴国依次是: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美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和独联体。头12个出口伙伴是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美国、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独联体、日本。其中10个国家在欧洲。法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法国进口额达789亿马克,向法国出口额共875亿马克,德国通过西欧伙伴国解决了它的部分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例如,1989年联邦德国从西欧各国进口的食品和肉类占本国消费总量的52.3%,饲料和烟草的55.l%,矿物燃料的31.7%,联邦德国主要向西欧各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美国商品在德国进口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同时德国的汽车、钢铁、机器和化学品出口到美国的数量越来越大。德国与日本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1991年逆差达335亿马克)。对于日本的挑战,德国一方面要求日本采取“自行节制”措施,另一方面加强本国工业技术实力,增加对日本的出口。此外德国同东南亚、南非、东欧各国有较多的贸易往来,中国和德国的贸易虽不是很多,但逐年增加。对外贸易结构 德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联邦德国以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半成品出口。进口方面制成品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联邦德国的出口总额中主要由原来的食品、原料等初级产品逐步过渡到制成品,尤其是它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很具竞争力。机械设备、化工品、电子技术产品、汽车、钢铁,在出口商品中居首位。进口商品以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德国商品成本高,出口竞争力受到削弱,因此德国集中力量发展高质量和高技术的产品生产。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务和信守交货合同,使得“德国造”商品享誉世界。从1952年起,至今多半是贸易顺差。1989年德国出口余额达到1345亿马克,1991年降到208亿马克。外贸服务机构 德国对外贸易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这些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类:进出口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外贸商情咨询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具有半官方性质,对推动德国的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进出口银行。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结算和国际金融业务,参与德国的出口信贷业务。二、外贸保险公司。其业务分两类:一类是国家办理的出口信贷保险业务;另一类是以公司自己的名义在国家控制下承保的普通商业保险。在德国必须由这类公司提供担保才能取得2年以上的出口信贷。三、外贸商憎咨询机构。1949年11月,在联邦政府授意和资助下,建立了以联邦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作为主要成员的德意志经济学研究联合会,主要目的是观察、分析对外贸易和世界经济问题,对外贸易地区,价格、汇率和商品结构井为企业提供咨询。所有这些机构的服务使政府和企业界能迅速地掌握世界市场变化的大趋势和具体的商品行情、及时地采取对策和措施,对促进德国的企业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赫尔梅斯担保 德国政府为鼓励出口,对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提供的官方担保。赫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商神的名字,故以此命名。设在汉堡的赫尔梅斯信贷保险公司受联邦政府委托,专门对德国商业银行发放出口信贷,给予风险担保。如果由于国际政治、军事等原因、德国的出口企业或提供出口信贷的银行收不回货款或贷款,政府即通过保险补偿其损失。赫尔梅斯担保只对马克贷款担保,而且主要用来购买德国的工业设备。由于德国近年财政困难,当局对申请者审查越来越严。高技术工业品出口 德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它的高技术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很高,1989年下列产品占到1/4至1/3:蒸汽发动机40.7%,印刷机38.3%,焊接技术33.3%,纺织机32.l%,测试机31.8%,包装机和食品机器31.8%,精密机床29.5%,车床29.4%,轧机轴承27.6%,天秤26.8%。这只是部分出口商品。德国商品以质优取胜。 (《西方七国知识辞典》)

在大国与小国的贸易中谁从贸易中获益的程度更大

哪个国家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贸易中受益更多,并不取决于国家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受益更多。相对而言,小国更倾向于自由贸易,而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对自由贸易持谨慎态度。虽然主要国家对自由贸易持谨慎态度,但它们经常作为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倡导者或组织者发挥重要作用。毕竟,大国经济的硬件条件是由一般小国造成的,这些小国通常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些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日本、欧盟等。一个小国对自由贸易持开放态度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它很小。土地面积小,一般来说资源比较稀缺,人口小而比较密集,市场小。这样的客观条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根本无法发展,相应的商品必须依靠进口。所以最终这些小国被迫利用自己灵活的经济、宽松的政策、便利的交通来发展外向型经济,相互学习。相对而言,一个大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产业结构比较完善,可以实现经济自给自足。保证经济的独立性和平衡性是大国对外贸易的优先考虑因素。因此,出于政治目的,他们往往通过政策关怀来保证特定行业的发展,避免受到他人的经济控制。拓展资料:大国往往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对外贸易不仅是一种商品交换和获利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政治外交的工具和武器,是非常致命的。大国是自由贸易的监管者。一旦自由贸易体制对自己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地耍流氓。这就是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现状。自由贸易体制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美国制造业企业外流,美国经济空心化。为了发展美国的实体经济,特朗普毅然启动了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迫使其他国家做出让步,以减少贸易顺差。

为何说中国是一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中国贸易顺差较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贸易大国:生产的东西很多量很大,但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力。  贸易强国:生产的东西质好,有市场竞争力。  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同类产品中高质量的却不多。拿钢铁行业来说吧。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质量的钢材却还要从日本进口。所以我国是钢铁大国却不是钢铁强国。  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还不能说是贸易强国,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在四个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三、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今年虽然可以达到28%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为44%,荷兰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  2020年成为贸易强国  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临的困难。中国的外贸出口正在步入竞争扩张阶段,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出口环境日益严峻。  要保持中国外贸的健康发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尽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国民经济翻两番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要达到两万亿美元,相当于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美国现在的贸易规模。这一目标十分艰巨,因为对外贸易不仅受国内经济的制约,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制约,可变因素很多。  但是,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将保持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到2020年,我们就能够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成为真正的世界贸易强国。  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制造业的供给出现了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加快转移的趋势,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必然扩大出口,造成顺差增加较多;二是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三是在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四是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过程中,扩大进口受到了限制。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阶段,除了初级产品进口以外,国内市场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但这方面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我国贸易顺差呈现“三个集中”特点,第一个“集中”主要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第二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顺差超过1250亿美元;第三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前11个月,来自我国集体和民营企业的贸易顺差超过600亿美元,来自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接近500亿美元。  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见影地降低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指标而遏制出口增长,这样除了会让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赢得的市场之外并无好处。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关键是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我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  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出口中,中国获得的真实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等环节,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额很少的加工费。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中,还没有全部覆盖成本,特别是有些外部成本还没有内部化,这主要包括社保体系的改革还不到位,最低工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支出严重低于应该达到的水平,企业研发投入比较低,如果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成本相应增加。  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必须辩证地看待,必须把中国放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作为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便宜的国家,吸引了跨国公司持续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源动力。而与此同时,今年贸易顺差出现空前的增长,折射出我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资太弱,而是储蓄太高,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上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巨额贸易顺差的出现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而就对外贸易领域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而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对外贸和内贸的待遇要统一。毫无疑问,简单的数量增长已经不再是中国各行业出口追求的目标,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的贸易赤字为什么会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因为美国贸易赤字的消长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成正比。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往往较高,而经常项目赤字收窄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较低。具体说,自1980年以来,美国GDP增长最快的5个年份中,有4个也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增长最快的年份。自1980年以来,在经常项目赤字缩小的年份,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9%;而在经常项目赤字温和增长年份和迅速恶化的年份,这一数字分别为3.0%和4.4%。人们一般认为,贸易赤字会对制造业和就业机会造成直接的损害,因为舶来品替代了国产货,工作机会也就被转移到国外。但美国过去25年来的统计数据与这一“常识”不符。在美国制造业负增长的6个年份中,有5个也是经常项目赤字走低的年份。相反,在经常项目赤字小幅攀升的年份和大幅扩大的年份,制造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5.3%。扩展资料深入研究和认识美国贸易赤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贸易赤字持续攀升,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频频抬头。美国国会有一帮人起劲地鼓动设置和提高贸易壁垒。有识之士指出,如果美国政界人士错误地认为靠保护主义能削减贸易赤字和刺激经济增长,那么他们最终只会损害美国的经济增长,并引发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他们制造的麻烦将远远超过解决的问题”。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美国贸易赤字越大经济增长越快?

罕见!德国、日本、越南都出现了贸易赤字,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国与日本都是制造业大国,而越南属于是中低端制造业新兴国家,但是近期以来这几个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贸易赤字问题。出现这种问题首先在于近几年来全球各地能源及原材料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其次一方面是全球能源与原材料不断涨价,另一方面德国,日本等国又都是资源进口国,不像我国除了少数重要原料以外,其它大部分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然后再向全世界各国输出物美价廉产品,从而实现贸易顺差。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随着美元不断升值,这几个国家货币开始不断贬值,最终也就拖累了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了竞争优势。1、全球能源价格在上涨随着近几年来全球性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像日本,德国,越国这些对进口依赖性很强的国家日子开始有些难过。每年要花大成本向其它国家进口能源及原材料,最终使得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国际市场上虽然能卖得出但利润却比较少,最终就会产生贸易赤字。2、德国、日本、越南都是资源进口国德国、日本、越南共同特点是国土面积小,而且国内资源有限。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只能大量进口资源。但是如果不进口依靠本身又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往往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不像我国除了少数原材料需要进口,大部分能自我满足,因而实现贸易顺差。3、这些国家货币都在不断贬值美元在全世界范围结算体系内通用,随着美元不断升值,其它国家货币就要贬值。我国人民币在政府有效控制下,处于较为稳定水平。而德国、日本、越南这几个国家随着货币不断贬值,增加了进口成本进而拖累了出口,最终使得对外出口没有什么优势。

大陆和台湾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贸易逆差

这是你对两岸经济的分工不了解所以才有这样的误解过去台湾的贸易,与美国有大量顺差,与日本有大量逆差;与美国的顺差愈大,与日本的逆差也就愈大,而且无法改善.原因何在?因为台湾从日本进口机械,以及半成品原料,在台湾加工後卖给美国,所以没有对日本的逆差,就无法产生对美国的顺差.大陆对台湾的情形也有点类似这样很多台商在大陆设厂,机械与上游原料由台湾过去,所以这个阶段台湾会对大陆有顺差.等到原料运到大陆,由大陆的工人与工厂做好之後,销售的全世界,所以中国大陆对全世界会有顺差

中国的贸易顺差和逆差

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对日本,台湾,韩国,澳大利亚等都是逆差。

贸易顺差举个简单的例子。

所谓贸易顺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由贸易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一国的国际储备或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由资本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资本的大量流入。 所谓贸易逆差: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称为出超,即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若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目前国家每月都要公布一次贸易“顺差”额,并作为对外贸易好坏标准的晴雨表,就是贸易顺差越大,则国家经济状况越好,反之就越坏,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就不惜成本的大肆出口。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危害性在那里? 一、彻底掩盖了进口和出口的价值属性。比如一个地方要赢得政绩,就大量廉价出口本地的稀有金属,本地的煤炭,本地的各种自然资源,这样就挣了一个亿的美元,同时这个地方也进口一些产品,他们进口了一千辆高档轿车,花了八千万美元,这样在他们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款余额就是一亿减八千万,最后得出了两千万美元的贸易顺差,这个地方政府就夸夸其谈自己的贸易收支取得了伟大成就,并作为自己的政绩出现了政府报告里,如此一来这个地方政府真得赚了吗,没有,这个地方政府是以金属、煤炭、各种资源的廉价资源大量出口为代价的,结果造成这个地方的资源的过早枯竭,财富的过度流失,环境的严重恶化,人民付出了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老,住不起房的巨大代价,而这些代价仅仅是获得了外国了八千俩的高档轿车。 我们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就拿波音飞机来说,这三十年来我国一共进口八百架波音飞机,耗资达3200亿美元,为了获得这些美元,我们的石油被出口掉了,煤炭被出口掉了,稀土被出口掉了,大量稀有金属被出口掉,我们无数青年的热血洒在那上千亿件裤子,裤头,内衣,打火机等低价产品上,我们还引进了外国的高耗能企业,结果造成了众多癌症村,艾滋村,贸易逆差越多,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昂贵,这是单纯强调贸易顺差和逆差的局限性之一。 二、单纯强调贸易逆差和顺差,无法判断一个企业是赢利还是亏损。一些地方为了获得贸易顺差,就会不顾企业的效益,结果很多企业都是亏损出口,结果出口的越多就越亏损,作为国家同样也是如此,以企业亏损为代价的贸易顺差,只能造成企业的大量亏损。 三:以巨大的有形资产换取外国的轻微的无形资产,表现的知识产权上就尤为如此,我国政府光从美国进口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等,每年就高达七百多亿美元,市场上价格高昂的日本、韩国,美国等的摄像机,照相机,价格高达上万、十万,数十万人民币不等,这些都带有巨大的利润,我们要支付这些无形资产和巨大利润,就要用自己的大量资源来支付,虽然我们付出的现金,但现金背后是以资源为代价的。 正是因为“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有严重的局限性,它不能很好反应我们的真实的经济状况,结果会找出为了保持盈利水平,而不惜以国家资源为代价,结果造成我国的资源迅速的枯竭,劳动力迅速的老化,三座大山的包袱越来越沉重的严重局面。 必须迅速扭转当前的单纯强调“贸易顺差”“贸易逆差”的陈旧观点,并以“贸易系数”来取而代之,所谓系数就是指: 进口贸易系数=进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重量 出口贸易系数= 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重量 进口时贸易系数越大则贸易状况越好,进口时贸易系数越小则贸易状况越差; 出口时贸易系数越小则贸易状况越好,出口时贸易系数越大则贸易状况越差 这样道理谁都懂,但需要作为核定对外贸易的参照系,否则光用贸易顺差和逆差来核定贸易成果,是有巨大危害性的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贸易逆差

美国长期执行出口管制政策、国内低储蓄率、不利于出口的税制以及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等,都使得美国必然出现较大规模的对外贸易逆差。美方挑起并不断升级贸易战给双边经贸合作带来严峻挑战,估计影响会在下半年逐步显现。我们将大力推动贸易多元化,努力开拓第三方市场,妥善加以应对。同时,中国政府会继续问计于市场,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贸易逆差成因分析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09年中国十大贸易顺差伙伴和逆差伙伴

2009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1.欧盟2.美国3.日本4.东盟5.香港6.韩国7.台湾8.澳大利亚9.印度10.巴西 主要顺差:欧盟,美国,香港,印度,主要逆差:日本,台湾,韩国,澳大利亚,巴西,东盟 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巴西,东盟进口铁矿石等工业原料,从日本和韩国台湾进口汽车和电子数码产品,从欧美进口工业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向欧美出口中低技术的工业制成品。

如何看待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且争论至今。尤其是每当出现贸易摩擦或时逢选举年,美国总会拿逆差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很好地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压中国开放市场,甚至动辄采取强硬的单边行动,对双边贸易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中美贸易的简要回顾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往来发展迅猛。到2005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益显现出来。2000年起,中国成为美最大逆差国。到2005年,美对华逆差为1142亿美元。(而美方统计的逆差高达2016亿美元,占其总逆差的26.3%) 不管贸易逆差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意义,但这些数字确实触动了一部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单从国际贸易角度看,逆差问题之所以在美国备受关注,一是近年来美国出口一直不振,二是美国总体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由于近些年来美国出口增长落后于进口,致使其整体贸易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7666亿美元。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中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美国已将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现有的制造业普遍位于产业链的高端;而中国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承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一些中低端产品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趋向最佳配置的必然表现。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美国却不可能回过头再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了。事实上,美国进口产品的90%本土已不再生产。这意味着,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也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但中国产品价廉物美,自然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这是消费者的选择,不是生产者的过错。特别是在全球化已使消费者消费多样化有了更大选择空间的情况下,政府试图限制消费多样化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甚至任何非理智的限制都会造成市场扭曲和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按商品结构划分,中国对美贸易构成顺差的可分为两类。一是与美国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轻工和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二是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从比较优势来看,第一类商品是合理的互补性逆差;虽然第二类商品看似是美国的竞争性产品,但核心技术依然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中国只不过从事了最末端的加工环节。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导致美贸易逆差转移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这些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后,也将产品原产地及逆差转移到了中国。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美国对东亚的逆差下降,对中国的逆差上升;而中国对东亚的逆差上升,对美国的顺差上升。所以,中美贸易逆差并未使世界贸易总平衡表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全球贸易流动过程中出现了逆差或顺差的转移,即实现了一次新的动态平衡。此外,美国对华出口少于其从中国的进口并未完全反映出美方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这可从直接投资所导致的贸易方式和流向的变化中得到部分答案。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的产品现在许多转为利用在华投资企业生产并就地销售,不仅提高了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减少了对华直接出口,而且此变化也未能在贸易统计中体现出来。据中方统计,2004年美对华逆差802亿美元,而当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达750多亿美元,若如此计算,美逆差不过几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资企业的产品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市场也有700多亿美元,虽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人,但帐却记在了中国的身上。中美贸易不平衡忽略了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因素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了服务贸易。过去十年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盈余,据USTR统计,2004年美国服务贸易总体增速为11%,但对华出口增长20%,中国已成为其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很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获得更大增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是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在60%左右。中国虽然从加工贸易中仅赚取很少的加工费,但当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时,却是按出口产品总值统计,从而导致中国实际顺差被夸大。据有关测算,如果剔除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将减少91%。统计口径夸大了美国贸易逆差统计口径问题也夸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程度。首先,中美出口分别按FOB和FAS价计算,进口均按CIF价计算,而FAS低于FOB价,使得美国逆差高估。其次,是香港等转口的因素。美国一方面按原产地把从香港等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都统计为从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又没有把经香港等转口到中国大陆的美国产品计入对中国的出口,这也使得美对华逆差高估。此外,香港等转口港的中转增值因素也未考虑。美方在统计中把这些增值后的价值全部计入中国出口。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这是一个人所共知而又不得不强调指出的问题。美国很多高技术产品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由于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限制政策,直接导致了很多美国高技术产品失去对华出口机会,致使中国只能从其他市场进口。例如,2004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技术是55亿美元,增长63%,而从美国进口的技术只有29亿美元,未增反降了近11%。美国拒绝批准向中国出口核电和卫星等高科技产品,使美国至少丧失了25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机会。关于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一些思考美国对华贸易存在逆差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必须指出,美国一些政客把人民币汇率作为解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站不住脚的。先看美国自己,美元从2002年以来处于贬值状态,但其逆差却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470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66亿美元。事实表明,美元贬值并未扭转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增长的态势。此外,《广场协议》后,日元从1985年的1:238升值到1988年的1:128,但同期美对日逆差反而从461亿美元增加到517亿美元。此后日元汇率虽有上下浮动,美国却一直维持着对日巨额逆差,2005年逆差为827亿美元。因此,即使汇率影响贸易流动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把人民币汇率视为导致美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苍白无力和缺乏事实依据的。因此,如果双方都能从全球视野、发展眼光看待贸易逆差,就不会狭隘地理解贸易不平衡问题,或一味追求双边贸易平衡。只要双方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正确看待和处理贸易不平衡现象,中美贸易将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惠及两国企业和消费者。以全球视野和发展眼光看待中美贸易逆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经济快速增长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外贸出口的拉动,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初期阶段的必然现象,是规律性的表现。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导致新的国际分工的形势下,资本和贸易流向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会明显表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参了与新的国际分工且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贸易顺差和逆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转移,但这并未削弱和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而是发展和增长中的变化和转移。如果把双边贸易逆差纳入全球范围考虑,这种变化和转移就不值得一提了。早在1993年,当时的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安德森在致克林顿总统的信中,就明确提出“必须从地区角度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贸易逆差无法说明利益的分配。贸易逆差只是用于统计上的一个参数,不能全面反映双方获得的实际利益。比如,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使消费者普遍受益,据估计近十年间“中国制造”的产品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开支;中国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腾出了空间;美国作为世界上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不仅从海外投资中获得巨大利益,还从公司内部产品流动中获得利益,也因贸易流向转移而为美国带来贸易逆差,若把在华美国公司对美出口减去在华销售额,2004年美对华贸易逆差将缩小93%。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双边经贸往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美国对日本的逆差已保持了数十年,双边贸易仍在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美国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利益前景也是巨大的。美国政府应认识到这一前景,以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和增长中实现自身的多方面利益。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的经济因素制约:一是两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和贸易中所得的绝对收益;二是损害双边关系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在推进中美经贸合作中,双方都应着眼于长期利益,不要过多纠缠于短期利益的束缚中。缓解贸易不平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除解决思想认识、看问题角度、统计及利益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外,中美双方还可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使贸易不平衡得到缓解。比如,中国可以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减少某些出口鼓励、推动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以及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等方面作出努力;同时,美方也需要采取一些务实的、理智的行动,不纠缠于对华贸易逆差或将其政治化,而是积极扩大对华贸易,包括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以及走出冷战思维,取消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等。相信,只要双方都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沟通与磋商,正确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贸易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定将继续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

国际贸易是顺差好还是逆差好?如果是顺差好,是不是越大越好?如果是逆差好,是不是越大越好?

这要从不同的角度说,如果要互利双赢的话,那最好没有“差”值。这样对两国的固定资产没有损坏不过如果顺差大了,就会造成外汇储备,过多,就相当于存钱,存多了,会使经济不振。如果逆差大了,那可不太好,会造成这个国家的负债,会使外国控制本国经济,如 阿根廷 ,负债太多,造成本国经济不振,还受控于他人;总之,顺差绝对比逆差好。不管是顺差太多,还是逆差太多,都不好,要适中

如何简单解释贸易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也称为“入超”或“贸易赤字”,是“出超”的对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扩展资料:贸易顺差不是越多越好,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贸易顺差从原理上说是赚了,对宏观经济自然是好的影响,这会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促使GDP增加。顺差还会增加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稳定本国汇率。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贸易逆差什么意思?

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供参考。

美国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国有哪些?

据中方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始于1993年,为63亿美元;到2003年为586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其对华逆差始于1983年,为3亿美元;2003年为1240亿美元,在2000年时,中国就取代日本成为美最大的逆差国。从中国在美全球逆差中的比重看,这个数字没有明显增加。去年我在美全球逆差中占比23.1%,比1996年的23.2%还略有回落;而日本为美最大逆差国时,对美逆差占美全球逆差一度高达40%以上;1996—2003年间,欧盟在美全球逆差中的占比由8.9%升至20.5%,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http://www.whish.net/site/newsys/board.asp?ewsid=8682005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由2004年的6503.9亿美元升至创纪录高点,达7665.6亿美元,增长17.8%(见图3)。中国(占比26.3%)、日本(10.8%)、加拿大(10.0%)、德国(6.6%)和墨西哥(6.5%)是美国前5大逆差来源国,同比分别增长24.5%、9.4%、15.0%、10.5%和11.3%。在前15大逆差来源国中,逆差增幅较大的是委内瑞拉(增长36.7%)、马来西亚(34.7%)、尼日利亚(53.6%)和沙特阿拉伯(29.9%)等产油国,逆差减少的是韩国(-18.5%)和中国台湾省(-0.7%)等美国传统的逆差来源地。不知道对不对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个网址你看一下吧这里的比较权威全面一些.

国际贸易赤字什么意思

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公布时间为每月中下旬的北京时间20:30。计算公式贸易逆差的公式为:逆差=进口额-出口额。[1]深层解析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贸易赤字取决于一国的净国外投资,而后者取决于一国可贷资金市场的储蓄与投资,与汇率无关。

政府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有什么关系

财政赤字是国民经济运行在财政收支上的反映或结果,贸易赤字是对一国对外贸易状态的描述或刻画。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有时会被称为孪生赤字。孪生赤字是有关财政活动和国际收支关系的一个著名假说。是指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发生。这种赤字假说与乘数论存在紧密的联系。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得相同收入水平下,国民超额储蓄下降。政府支出的增加,无论是通过增加国内产品的消费,还是增加进出口产品的消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本国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进口需求,从而使得本国贸易出现逆差。扩展资料:由贸易逆差体现的美国经济外部失衡是由美国国内居民储蓄—投资缺口体现的美国经济内部失衡的必然结果。与过去不同的是,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国内居民储蓄—投资缺口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取代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成为其贸易逆差的主要解释变量,而造成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又是布什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因此,美国如果试图缩减贸易逆差,就应该放弃减税政策的实施,以改善财政状况,进而收缩贸易逆差。可以肯定地认为,现在美国国内日益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政府实施美元贬值政策都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宏观分析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对中国有利还是不利?和日本又是怎样的贸易平衡?

其实你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不论是贸易顺差还是贸易逆差都是不好的,经济稳定发展追求的是贸易平衡。我们国家基本上都是顺差,虽然赚到了大量的外汇,但是我国的资源也被国外占用,而且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贸易逆差虽然是进口比出口多,资金流失,但是毕竟进口了许多产品与资源,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至于对日韩是逆差,对欧美是顺差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对日韩逆差说明我们的进口比出口的多,原因是因为我国从日韩大量进口我国所需的各种资源,导致了逆差;而对欧美顺差说明我们的出口比进口多,原因是欧美从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生活生产的产品品,因此导致顺差的。

贸易帐的数据解读

通常来讲,一国经常帐逆差扩大,该国币值将贬值,顺差扩大,该国货币将升值。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由一国对外贸易状况而对汇率造成的影响出发,可以看出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一国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具体说来,在国际收支诸项目中对汇率变动影响最大的除了上面的贸易项目外,还有资本项目。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例如,美元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愈益严重。相反,日本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国际收支情况较好,日元的外汇汇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资本项目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涨跌,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贸易赤字什么意思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也称为“入超”或“贸易赤字”,是“出超”的对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成因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以上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有关中日贸易摩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最好表明出处,期刊,作者。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中国网 | 时间: 2001-06-22 | 文章来源: 网上独家  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  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中日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48.2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831.7亿美元,增长16.3倍,其中对日本出口和自日本进口分别增长22.9倍和11.9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  (一)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自1993年以来,日本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基本高于中国全国水平。统计显示,除了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外,中日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中国自日本进口增长均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在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日本国内出现经济衰退,尤其是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日本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中日双边贸易就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0年增长速度均高于20%。  第二,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高。1990—2000年期间,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1%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20.7%,平均占中国全国的17.7%;中国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3%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20.4%,平均为16.7%;中国自日本进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7%以上,最高为1994年的22.8%,平均为18.9%。  (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日方的资料,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日本全国对外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在日本全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据日本大藏省最新发表的《贸易统计》,2000年日中双边贸易增长幅度更大,突破800亿美元大关,中国继续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0年日中贸易额达到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304.4亿美元,自中国进口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4%和29.1%,三项均创日本历史记录。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1—4月,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85.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14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自日本进口139.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  尽管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了贸易摩擦。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部门宣布,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来自中国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等农产品实施一般紧急进口限制措施。主要内容是,从4月23日起的200天内,如果从中国进口的这三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不超过过去200天的平均进口量,即大葱5383吨、鲜香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则按现行的3%至6%征税,超过部分最高将课以266%的高关税。中国就此问题多次与日方磋商,反对日方的不公平和歧视性的做法,日方拒不接受中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仍然坚持其错误决定。中国外经贸部于6月18日宣布,决定近期对于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产品加征特别关税;6月22日,中国政府决定对以上三种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  近年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有深刻的原因。  第一,双方对双边贸易差额分歧很大。从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在1978—2000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仅在1982年、1990—1991年、1996—1998年和2000年等7个年度出现贸易顺差,其他16年均为贸易逆差。因此,中国认为,长期对日本贸易逆差是一个重要、长期的问题。但是,日方并不持这种看法,相反认为日本对华贸易长期逆差。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国对日本出现1.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改变上年对日本逆差13.7亿美元的状况;根据日本的统计,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达到249.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7.4%,惊呼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增大。  实际上,这是统计方法上的差异。采用到岸价格、离岸价格计算导致有差异,采用产地统计也导致有差异,尤其是中国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统计在进口商品中。这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一样。  第二,日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中日本复苏最为缓慢。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经济仍然不景气,失业状况没有好转;国内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成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实行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部分产品(例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渠道、流通环节上,中国的部分产品也占据相对优势。因此,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产品和国内有关部门的利益,采取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第三,日本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伴随中日关系而发展的。近几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会议员甚至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日本政府借口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第四,中国日本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初,日本根据WTO中的《农业协议》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提出限制进口措施,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结束。2001年伊始,2月16日由日本457家毛巾工厂组成的日本毛巾工业联合会于在大阪召开临时总会,正式决定向经济产业省申请对中国毛巾实施紧急进口限制,以阻止中国毛巾向日本出口。另据报道,日本纺织业界正在商讨对针织等10种纺织品提出设限申请,木筷行业、自行车行业和皮鞋行业协会等都在考虑要求政府的保护。由于担心香港、澳门发生的禽流感延及中国内地,日本农林水产省6月7日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鸡肉和鸭肉。在反倾销领域,1991年和1995年日本分别对中国的硅锰、棉府绸进行反倾销;1999年6月、10月,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日本企业生产的不锈钢冷扎薄板、丙烯酸酯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这些也有可能引发和加剧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  因此,日本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的最根本原因是保护国内产业和相关利益,但是日本政府采用了不公平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手段。  中日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  贸易摩擦有多种形式,主要有:设立关税壁垒,如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许可证、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滥用世贸组织规则,如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等。贸易伙伴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实践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发生贸易摩擦的贸易伙伴相互之间采取不公正、报复性的措施,愈演愈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遭受损失。  第一,贸易摩擦升级,只会导致双方的损失更大。日本对中国的大葱、鲜香菇、灯心草限制进口涉及到的贸易额约为1.5亿美元,但日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坚持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采取一系列不公正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这损害了中国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生产者的利益,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  贸易摩擦促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部分农产品将会转移而进入新的市场,而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该类农产品仍然对日本国内农产品造成冲击。虽然被征收特别关税的3种商品在日本整个对华出口额的3.5万亿日元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中日两国间围绕“紧急限制进口”引发的贸易战可能因此继续升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只会给日本的产业界带来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其他相关产业,进一步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2000年日本向中国出口汽车4.7万辆,仅占日本向全世界出口的1%,但是同比增长高达36%;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移动电话的数量达到145万部,接近出口总量(830万部)的20%。这将遏止其增长势头,大大影响日本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而与此同时,韩国、欧美等可能替代日本,增加对中国出口汽车等。合同金额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连续4年负增长,实际使用金额连续两年负增长,2000年才实现正增长。贸易摩擦的继续可能影响日本在华企业,影响日本与中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应当指出的是,造成的损失对日方更大,不仅难以保护日本国内相关产业,而且可能丢失中国市场。  第二,双方应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公正妥善解决贸易磨察。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中国与日本不仅是贸易大国,而且彼此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多个领域的合作对象。如果贸易摩擦不能及时制止,相互报复加剧,则双方的产业冲击、损失更大,负面影响更广泛、深远。双方只要坐下来,以事实为根据,经过磋商和谈判,会解决问题的。例如,2000年韩国对我大蒜实施保障措施,引发中韩贸易战,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6月7日起暂停进口原产于韩国的手持无线电话机和聚乙烯,结果双方经过双方磋商,最终妥善解决问题。  (胡江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博士;赵书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网 2001年06月22日

什么是贸易赤字

贸易赤字也叫“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 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赤字对应的是“贸易顺差”,是指出口大于进口;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为“贸易平衡”。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贸易赤字什么意思?

贸易赤字一般指贸易逆差。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贸易赤字取决于一国的净国外投资,而后者取决于一国可贷资金市场的储蓄与投资,与汇率无关。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中国和美国贸易的逆差和顺差

  中美贸易不平衡,美方有巨大逆差,且迅速增加,这是个老问题。随着金额的扩大和中美经贸关系其他问题的解决,逆差问题日益被美方政治化。美方压人民币升值、部分议员提议对中国产品征收27.5%的附加税,指责中国产品加剧美国工人失业,以及对华纺织品设限、彩电反倾销等问题,主要源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中美贸易差额真相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  由于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促使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200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4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14%。而同期,美国对德国的出口仅增长了7%,对加拿大的出口增长了6%,对日本的出口则减少了17%。中国成为继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英国之后美国的第五大出口国。  中美贸易关系基本不受中美关系的影响,过去的25年中,尽管中美关系经历了炸馆事件、考克斯报告等事件的影响,但中美经贸总额只有1990年下降了3.9%,。此外,中美贸易关系受美国经济周期影响不大。  根据中国的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803亿美元,11年增长了近12倍;而根据美国的统计,1983年美方开始有逆差,为3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162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198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行列,1989年就从第9位发展到第6位,1990年攀升到第3位,199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2大逆差对象。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此后贸易逆差继续攀升,到2004年,中国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达到26.2%。  中美贸易差额统计口径不同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贸易统计数据上一直存在着差异,突出表现为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一差额不仅由来已久,且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美国商务部把从中国大陆直接进口和从香港转口但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所有货物都算成是从中国的进口,也就是说,美国把所有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产品价值都算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国海关的统计只包括中国大陆直接向美国出口的和出口时已知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但经香港转口的货物。然而,许多中国大陆出口产品的最终目的地并不一定很清楚,因此,许多最终运往美国的中国产品没有包括在中国的贸易统计之中,而被算作是中国大陆向香港的出口。  中国经香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与香港公布的转口贸易价值不同,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大陆出口到香港的许多商品,因最终目的地不明确而未被统计到中方的数据中。第二,美方的进口统计,因包括了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考虑到香港为大陆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安排运输、保险、寻找客户等,因此,对这些商品的增加值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从美进口统计差异  中国统计的来自美国的进口与美国统计的向中国的出口,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995年两者差额为43亿美元,2003年为55亿美元,2004年猛增到119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到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导致出现运输费用的差价,可以说两者大体相当。这说明中美双方统计的贸易顺(逆)差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与中国统计的进口和美国统计的出口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双方均未将服务贸易统计在内  美国在总的对外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商品贸易的逆差基本上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服务贸易则相反呈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WTO的报告,美国服务出口占全球的18%,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2003年美国服务贸易5495.9亿美元,增长5.77%;出口3048.1亿美元,增长4.3%;进口2447.8亿美元,增长7.64%;服务贸易顺差600.3亿美元,减少7.41%。  需要指出的是,大量服务隐性化影响了我们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情况真实全面的了解。  第一,由于大量非跨境服务交易没有被纳入统计,造成对中美服务贸易的低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报告,1999年,美国附属公司在国外的服务销售额达到3380亿美元,比当年对非居民提供的基于国际收支方法统计的跨境服务出口额2790亿美元还高21%,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尽管这两个数字不能简单相加,但随着美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的增加,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在东道国提供的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出口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我国,许多美国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同时投资于我国贸易、营销或金融领域,这些企业在为国内提供产品的同时,为了获得内部化收益并支持其货物制造及出口,也在提供大量的服务。如,汽车制造厂商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石油制造企业自己投资设立加油站、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置在国内,如IBM和GE等。目前,由于美国附属公司在国内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中美服务贸易统计并没有包含这部分内容。  第二,伴随外商直接投资的追加服务往往被“资本化”,在我国,外资“以技术入股”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实际上使一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信息密集型服务、研究与开发型服务提供的隐性化,尽管我国也为此付出昂贵的成本,但在服务贸易进口中却无法体现出来。  第三,我国以购买设备为名而支付的大量服务费用也没有被统计出来。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可以说中美双方贸易数据均不准确,中方的数据被低估,美方的数据被高估。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转口贸易特别是中国从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商品贸易是否包括在两国双边贸易统计的不同而产生的。  中美贸易差额究竟有多少  自从1990年以来,多位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差额实际规模进行了估算。美国加州经济学家K.C. Fung和刘遵义,经过调整后估算,200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766亿美元。加上服务贸易,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为743亿美元,这一数字与中美双方统计数字的平均数(729亿美元)大致相当。按照这一数据,美国统计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估了288亿美元,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低估了316亿美元。  中美贸易巨额顺差原因  美方对巨额逆差的认识  美方认为两国贸易不平衡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1)美国产品遭遇中国贸易壁垒、缺乏对中国的市场准入;(2)中国缺乏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不能完全执行两国签署的协议;(3)中国对人权、劳工权和环保的滥用以及拒绝遵守这些领域的国际标准,从而获得不公平的对美国贸易优势;(4)未来的不可预见性;(5)中国有意压低工人工资,压低人民币币值,以促进出口。  上述五个方面的主要归纳为对中国市场开放不够的指责。然而,中国对美国的大量贸易盈余并不能说明中国正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应该说,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甚至是所有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最开放的市场。中国市场的高度开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近年来中国的全球进口规模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进口额从1990年的533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614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9.5倍。进口依存度由1990年的15%提升到2004年的33.9%,并实行了较低的进口关税。  巨额顺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原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  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而发展起来的,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进行加工组装,而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  从美国自身的贸易逆差来看,近十年来,美国总的对外贸易逆差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不断增加,但是这一逆差占其总的对外贸易逆差的比重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近年来维持在20%左右,远低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的50%多。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取代日本,成了美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逆差国,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其他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在绝对额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在其总的对外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见表四)。  如果把东亚作为一个整体看,美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是在相对减少。因此,中国现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过来的,由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地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大陆来,它们对美国的出口也因此转移为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出口了。  从出口来看,一方面是许多中国现在出口的产品其实是原来在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生产和出口的,只是现在转移到中国来了。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的市场规模总体上比欧美小,而且进入的限制也确实要比欧美严一点,因此大量的中国出口产品就主要销往欧美而不是东亚。  从进口来看,中国之所以大量从东亚进口而不是从美国进口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美国对向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国愿意进口的产品无法进口。第二,由于中国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贸易生产,而中国目前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各种投入品在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比较优势,因此中国更多地从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进口。  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导致四类最大宗商品的顺差  贸易不平衡本身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比较优势差异。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美国的优势则在于它的科研能力、技术及人力资本。从产业来说,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而美国则在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中美贸易顺差最大的产品是体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鞋帽和纺织服装,2004年这四类产品贸易顺差为522亿美元,占当年中美贸易顺差的89.2%。  从表五中可见,双方贸易量最大同时也是差额最大的是机械电器产品。此类商品中,特别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上,如核反应堆,高性能仪器、仪表等,美国原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行严格控制,2003年仅对华出口114亿美元。相反,中国向美出口的普通机电产品以及由外商投资、在中国加工组装的高技术机电产品高达394亿美元,这样,在这个美方本来具有优势的项目下出现了2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双方贸易量和贸易顺差均位于第2的是家具、玩具等杂项,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2003年中方逆差的产品依次是植物产品、化工产品和纸制品,逆差分别为21亿美元、15.7亿美元和9.5亿美元。  美方顺差第三大的项目是纸制品,这恰恰反映了中国森林资源的贫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可是中美贸易当中,美国却需要依靠其农业和林业部门来创造贸易顺差。  对华技术出口限制限制了美比较优势发挥  在科技推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但美国始终对对华高新技术出口进行管制,不愿向中方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都有限制。  美国的储蓄率偏低是造成美国逆差的另一重要原因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差额平衡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比如美国从1960年到1971年的总储蓄大于总投资所以年年有贸易顺差,并表现为美对外净投资和债权;但由于美国近30多年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是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导致求过于供。美国的储蓄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2001年只有2.3%,2001年10月达到最低点,只有0.3%。高消费导致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重估贸易逆差对美影响  多方面的因素使得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当有限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不断膨胀,10年前,美实行全球经营的企业仅占全美企业总数的20%,当前这一比重已超过60%。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表明,2004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750多亿美元,另有同等规模的商品以中国为生产基地实现了出口。据中国美国商会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回报率相当可观。  美国是中美贸易的巨大受益者,它至少在就业和维持国内的高生活水准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好处。虽然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指责中国夺走了美国工人的工作,实际上,如果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美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美国每出口10亿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就能给美国国内带来近万个工作,仅其每年对华直接出口就可以提供30万个高薪水的就业岗位。而且双边贸易也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且呈逐年增加之势。可以这么说,如果跟中国的贸易断裂,美国的失业率将急剧攀升,同时美国的股票市场将会急剧动荡。  此外,从美国国内市场价格看,中国的商品价廉物美,有助于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对美国负面影响被美一部分利益集团严重夸大  不可否认,中美贸易逆差确实对美国部分制造业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中美贸易的巨大不平衡造成美国制造业大量失业的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首先,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大量采用和由此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同样的产量所需人员减少。其次,经济周期决定就业形势。每当GDP增长强劲时,就业人数就大幅增加。生产工人失业也会减少。再次,欧洲、日本经济不景气,从美国进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也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的因素之一。总体上看,美国制造业失业同对华贸易逆差没有因果关系。  美方不应逃避责任  美国不仅对华实行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加强了技术管制。美国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上占有较大比较优势,多年来美国在此类产品的出口上一直拥有较大顺差。其次,长期以来进口石油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中最大的单项商品。

一个国家总是贸易顺差好不好 为什么 !!

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问题,既极有好处也有不利的方面。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中日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

中日贸易中中国是顺差国。据日本海关统计,2018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175.3亿美元,增长6.8%。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39.9亿美元,增长8.4%;自中国进口1735.4亿美元,增长5.5%。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295.5亿美元。日本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2018年出口额分别为620.1亿美元、165.2亿美元和139.2亿美元,增长10.3%、18.5%和11.7%,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1%、11.5%和9.7%。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8年进口额分别为789.0亿美元、218.8亿美元和107.5亿美元,增长4.7%、2.0%和1.3%,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2.6%和6.2%。扩展资料:日本企业对华投资:2017年1-7月,日本在华新设企业329家,同比下降2.1%,实际使用金额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2%,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2.5%。截至2017年7月,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0745家,实际使用金额1067.6亿美元,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5.8%,在我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对日投资:截至2017年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存量为36.9亿美元。2017年1-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额为18357万美元,同比增长15.9%,主要涉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能源矿产等领域。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中日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

中日贸易中中国是顺差国。据日本海关统计,2018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175.3亿美元,增长6.8%。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39.9亿美元,增长8.4%;自中国进口1735.4亿美元,增长5.5%。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295.5亿美元。日本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2018年出口额分别为620.1亿美元、165.2亿美元和139.2亿美元,增长10.3%、18.5%和11.7%,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1%、11.5%和9.7%。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8年进口额分别为789.0亿美元、218.8亿美元和107.5亿美元,增长4.7%、2.0%和1.3%,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2.6%和6.2%。扩展资料:日本企业对华投资:2017年1-7月,日本在华新设企业329家,同比下降2.1%,实际使用金额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2%,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2.5%。截至2017年7月,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0745家,实际使用金额1067.6亿美元,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5.8%,在我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对日投资:截至2017年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存量为36.9亿美元。2017年1-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额为18357万美元,同比增长15.9%,主要涉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能源矿产等领域。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